外资人身险企股权松绑 业务范围开放受期待
中资保险公司的市场地位恐怕一时难以动摇。例如,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依然存在发展相对缓慢、份额占比较小等问题。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在外资人身险公司中,工银安盛、恒大人寿、友邦保险、交银康联等保险业务收入破百亿,分别为359.15亿元、219.91亿元、153.27亿元和125.97亿元。
保险业对外开放迎来积极信号
日前,在国新办吹风会介绍中美元首会晤经济成果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三年后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放宽至51%,五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目前,我国金融业总体运行平稳,具备了进一步开放的良好条件,当前金融体系能够接受外资以更高持股比例进入。“境外机构大规模持股国内大型银行的可能性不大,但逐步提高对中小型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公司等的持股力度的可能性会相对更大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消息公布后,保险股“涨声”一片。东吴证券研究所所长丁文韬认为,“对于保险业而言,龙头上市保险公司深耕多年,最具价值的个险渠道代理人沉淀优势稳固,未来寿险市场准入放开后将激发行业整体活力,结合保险需求高度景气,行业蛋糕将会持续扩大。”
外资人身险公司股权放开
外资投资设立经营人身险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可以追溯至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其中规定,外国保险公司与中国的公司、企业合资在中国境内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合资保险公司,其中外资比例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0%。
而2010年发布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又进一步明确,全部外资股东出资或者持股比例占公司注册资本25%以上的,适用外资保险公司管理的有关规定。
需要说明的是,1992年,友邦保险率先以独资经营方式进驻上海,成为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外资独资人身险公司。对于上述变化的影响。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称,“一般认为人身险资金量大,关系到国计民生、金融稳定等。不过,开放是国之大计,开放和竞争才能真正提高市场效率,保护消费者利益。中资公司的竞争力从来都是竞争出来的,而不是被保护出来的。”
朱俊生续称,“外资人身险公司股权放开是保险业开放的积极信号。外资人身险公司的股权比例突破50%,并将逐步放开,这意味着外资进入保险业的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在合资公司中可以谋取控股地位,甚至还可以以独资子公司的形态经营,从而增强了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灵活性与自由度。此外,进一步的开放可以促进改革,对于推动保险市场改革,促进保险市场竞争,提高市场效率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外资人身险市场的进一步动向,或从此前保监会召开的外资保险公司座谈会上,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的讲话中可窥一二。陈文辉表示,对于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进一步优化监管环境,鼓励其进入健康、养老、巨灾保险等专业业务领域,参与保险业经营的新模式,支持其参与国家和保险业的各项改革,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对于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保险机构,进一步优化准入政策,通过引入更多优秀的境外保险机构,完善保险市场主体结构,增强市场活力,促进行业有序竞争。
发展缓慢、份额较小“不可否认,外资全面准入后对国内金融机构带来挑战,行业竞争程度将进一步加剧,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金融公司将会面临困境。原本竞争实力领先的龙头金融公司将会被倒逼进一步提升实力,未来金融强者恒强的行业格局正在演变。”丁文韬指出。
不过,中资保险公司的市场地位恐怕一时难以撼动。例如,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依然存在发展相对缓慢、份额占比较小等问题。今年前三季度,在外资人身险公司中,工银安盛、恒大人寿、友邦保险、交银康联等保险业务收入破百亿,分别为359.15亿元、219.91亿元、153.27亿元和125.97亿元;友邦保险、恒大人寿、信诚人寿、工银安盛、中宏人寿等净利润排名靠前,分别为14.97亿元、13.15亿元、6.45亿元、4.30亿元和4.27亿元。
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包括在先进技术、产品研发、管理模式等方面本土化不够等,也有客观因素,包括经营机构和经营网点分布较少等。(具体分析详见本报刊于2017年9月11日的《外资险企在华风云录:健康、养老、巨灾保险专业领域展身手》,本文主要聚焦政策层面。)
目前,经营机构和经营网点分布较少的确是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一大瓶颈。外资保险公司在经营机构和经营网点上所面临的审批原则及标准与中资保险公司并无明显不同,但在实际情况中,外资保险往往需要花费更长时间。
以2002年成立、2009年改制的光大永明人寿为例,在2009年由外资保险公司转制为中资保险公司前,仅开设12家分公司,而改制后,一年半左右时间,便有4家二级机构、8家三级机构、7家四级机构完成了新建或改建,获批开业;还有3家二级机构、2家三级机构、1家四级机构获批筹建。
朱俊生坦言,“除股权比例外,对外资保险公司地域和业务范围的开放,也是开放的重要内容。不过,外资保险机构更为关注股权比例,这是实质性的门槛。”
不过,外资保险公司也有着自己的考虑。德华安顾人寿总经理殷晓松表示,“外资保险公司与中资保险公司在经营模式和发展思路上存在差异,如机构开设、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
“长期以来,中资保险公司机构布局迅速,开业前几年便会完成全国二三四级机构布局,甚至部分老牌保险公司会把机构拓展到五六级机构;由于监管政策和经营策略的差别,外资保险公司一般在经济较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开设二级机构以后,再有选择性地开设三级机构,并不深入县域和乡镇经营。”殷晓松续称。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公司在我国发起设立了57家外资保险公司,下设各级分支机构1800多家,世界500强中的外国保险公司均进入了中国市场。在外资人身险公司股权放开后,对外资保险公司地域和业务范围的开放备受期待,相关政策动向值得关注。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