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买保险怎样不被套路

每个人的一生,总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比如第一次喝某款咖啡,第一次打卡某家网红餐厅,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很可能之后就不会再光顾这家店了。
第一次买保险也是如此。买保险是笔不小的支出,如果第一次没搞明白,被保险业务员牵着鼻子走,买了不适合的保险。很有可能会留下阴影,以后也不想再提保险了。
那么,到底保险该怎么买才能不被套路呢?
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1、险种规划是否合理2、保额设定是否合适。
四大险种,你都买好了吗?
很多人只知道要买保险,但是面对五花八门的保险产品,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买保险的目的,是为了转移风险,所以明确自己面对的风险,再买对应的保险就简单多了。
对于一个成年人,除了基本的社保外,主要考虑的保障有四类: 重疾险、医疗保险、定期寿险、意外险。
1、重疾险
重疾险保障的是重大疾病,只要被保险人达到理赔标准,能一次性获得可自由支配的理赔款。
这些钱不仅可以补充治疗费用,还能用来补贴因为患病而缺失的收入。
2、百万医疗险
百万医疗险应对医疗费用支出,是报销型保险,花多少报多少。
可以报销住院、手术等费用,但有一万元的免赔额,所以更适用于弥补较严重疾病的风险。
3、定期寿险
成家后,收入不断增长,我们有更多的金钱和时间享受生活。
但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中年人,不仅要还房贷车贷、还要考虑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的问题。
如果不幸由于疾病或意外身故,那么整个家庭的责任就都留给了对方,会让整个家庭陷入困境。
而寿险的保障责任很简单:身故或全残。如果身故,或者达到全残的标准,符合合同约定,就能获得赔付。
4、意外险
意外险看似简单,其实有其他险种不可替代的作用。
几百元就能获得上百万的身故保障,杠杆很高。如果发生意外伤残,可以根据伤残等级获得不同比例的赔付。
除此之外,意外险还有附加的意外医疗责任,可以报销因意外产生的医疗费用。
小编一直强调,买保险遵循“先保障后理财”的原则。如果我们有多余的钱,再考虑购买理财型的保险,比如养老保险,或者儿女的教育金
保额,你确定好了吗?
买保险就是买保额。保额太低的话,不能完全覆盖风险缺口。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会考虑分红、返还等因素,结果导致买的保额很低,虽然买了保险,完全起不到什么作用。
比如,有人要购买重大疾病保险,为了降低保费,购买只有10万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险。而目前国内重疾的治疗费用平均在30万元左右。
如果他患上重大疾病,10万元的赔付相比较于几十万的治疗费用杯水车薪。这样的话,买保险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在投保时,要做到先保额,后保费。以小搏大,杠杆越高越好,就是花最少的钱,获得更高的理赔金额。
不同的险种,在保额的选择上,也有些差别,我们一一来看:
1、重疾险
重疾险保额建议不低于30-50万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治疗费用:重疾的治疗费用约为10-50万元,保额要覆盖这部分支出。
康复费用:生病三分治七分养,大病更是如此。康复期的理疗费、营养费、护工费等也是笔不小的开支。
收入损失:患者和陪护亲人在治疗康复期间,收入中断也是比较大的影响,这是普通人经常忽略的地方。
2、医疗险
医疗险的保额,和其他保险不同,并不是越高越好。
医疗险的报销金额不会超过你的实际花费。即使被保险人得了重大疾病,一年花掉100万的可能性已经比较低了,更不用说500万、1000万了。
所以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即可,几百万的保额,再多也是营销噱头。
3、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的保额因人而异,家庭经济支柱优先考虑保额充足。最好能覆盖家庭负债、贷款、子女教育费用、父母赡养费用、5年内消费开支。
假设你有 150 万房贷,那么至少要买 150 万保额。如果还想给小孩老人留下一笔钱,再相应地增加保额。
4、意外险
意外险本来价格就不贵,一般人会买 50 万保额起步,有的人还会买多份搭配。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就好了。
小编有话说
如果你一层层剥开保险的心,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的保险误区都是可以避开的。
而且买保险是多次配置的过程,没必要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暂时的保额不够,可以先配置一些,过几年再加保也是可以的。
温馨提示:9月19日起,车险综合改革正式实施。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