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企业所得税

如何规避企业所得税?规避企业所得税的着眼点,一般在收入、成本、费用及损失的认定以及纳税人对于税收优惠措施的运用等方面。
在给出一般方法和原则之前先应该对合理避税一说作出正确的解读。
合理避税首先要做到合理、合规和合法。在做到在这“三合”的前提下,利用规则节约每一份可节约的税收。以下就是合理规避企业所得税的一些原则与方法。
一、及时了解和熟悉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政策法规节约每一分税收。
譬如2015年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大了优惠的范围。对应纳税所得额减半后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范围,从全年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扩大到20万元。如果我们能提前得知这个政策的出台,那么,2015年年初我们就可以对当年的利润指标作出有利于减免税的安排。
二、要做好企业税收方面的预算。使得企业年度税收有一个合理的安排。
譬如小企业有流转税方面的优惠政策,也有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有时这两个优惠政策在某个临界点上是此长彼消的关系。例如某小企业既能享受每月不超过3万元的营业额可免增值税的政策,又能享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万元减半、并按20%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要充分享受流转税的优惠政策,必须放弃享受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这时就要考虑是放弃那个优惠政策可比较合算。
三、企业所得税是一个跨年度的税种,对节税问题应该有长期的规划
由于企业的亏损额可以在其亏损年度的以后五年内税前抵扣(那么第六年如果还有五年前的亏损额就只能税后用未分配利润来抵扣了。
(一)企业加大成本合理避税

实行实际价核算材料的企业,材料发出时,会计制度规定可采用先进先出方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计算其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材料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但企业可以加大材料耗用成本,通过变换材料计价方法加大材料发生成本,或者不按规定的计价方法计算材料发生成本,提高材料发出单价,多转材料成本,这样当期利润就会减少,从而达到合理规避企业所得税。
按计划价核算材料成本的企业,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必须将材料的计划成本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和结转将其调整为实际成本。企业可以在计算材料成本时,将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作为企业调节利润的“调节阀”,在差异额和差异率上做调整。从而扩大生产成本,挤占利润,达到减少本期应纳所得税的目的。
(二)在员工待遇上合理避税
1.不发补贴发双薪。中国企业福利制度的特点是有人情味,逢年过节都会有发一点所谓的过节费,根据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规定,过节费需要并入当月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务政策的规定是发放年终双薪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由于不需要与当月工资合并缴纳个税,因此可以降低税率,减少员工的个人所得税负担。都是发点钱,过节费交税多,双薪缴税少,所以为了少缴税,应该改变那种过年发点过节费的做法,改成年底发双薪的方式。
(三)采用“分灶吃饭”的方法合理避税
把业务分散,原来一个公司名下做的业务分成2-3个公司做,这样既可以增加成本摊消,又可以降低企业所得:比如你现在公司做一年30万利,需要交9万9的所得税,如果分成3个公司做,一年利每个公司就是9万9的利,那么所得税3个公司一共是8万1,而其实因为成本渠道的增加,3个公司年利也不会做到30万了,很多成本已经重复摊消和予提了,其节约下来的税就不仅仅是近2万的税了。
(四)采用“高税区往低税区”走的方式合理避税
各个特区和开发区在税率方面国家都有优惠政策,把公司总部就转设在到这些地方,比如深圳的企业所得税才15%。公司的工厂和分公司的一切业务总核算就算到公司总部去,也就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了。把企业结算做到:高所得税向低所得税地方走;搞了税赋率的地区向没有搞税赋率的地区走。
由于所得税是对企业的所得征税,即纯收入征税,直接涉及各种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企业为自身的利润必须要寻求各种减轻税收负担的途径。其主要方法是少做收入,多列成本,缩小利润总额。
以上是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如何规避企业所得税的问题,更多的保险知识请关注。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