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人社局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
11月02日讯,为贯彻落实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湘人社发〔2017〕58号)、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湖南省劳务协作脱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关工作的通知》(湘人社函〔2017〕182号)以及常德市脱贫攻坚大会战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扶贫工作的意见》(常脱贫指发〔2017〕11号)的精神,切实做好我市就业扶贫工作,不断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要求以及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劳务协作脱贫部署安排,充分认识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发挥就业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实施范围。我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中,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或创业意愿的适龄(男16岁-60岁,女16岁-55岁)劳动者,均属就业扶持对象。
(三)目标任务。围绕实现精准识别、精准对接、促进稳定就业的目标,通过劳务协作、开发岗位、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等措施,帮助一批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帮助一批已就业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帮助一批贫困家庭“两后生”就读技工院校或参加技能培训后实现技能就业。到2020年底,实现新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7万人,完成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0.34万人,通过就业创业和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贫困人口脱贫。
二、政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基础信息
1.各级扶贫部门要在建档立卡工作基础上,切实担负摸查贫困劳动力就业失业状态基础信息的责任。对未就业的摸清就业意愿和就业服务需求;对已就业的摸清就业地点、就业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并填写《湖南省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表》(见附件),组织专人审核并将信息录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充分发挥行政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干部作用,把摸查贫困劳动力就业失业状态基础信息责任落实到人,谁摸查、谁负责,对信息不准确的重新摸查和录入。信息采集录入和维护工作经费由当地县级财政统筹安排。
2.各区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做好全国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湖南省劳务协作脱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日常维护工作,实现与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对接,明确信息平台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多渠道开展信息摸查工作;指导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做好岗位信息的核实录入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支持;对人岗信息进行智能匹配,将匹配结果分别送至贫困劳动力和用人单位。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贫困劳动力信息数据库日常维护工作,按每条贫困劳动力信息数据每年不低于10元的标准给予工作经费,信息采集录入和维护工作经费由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从县级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
3.按照“精准、及时、动态”的要求,扎实做好贫困劳动力就业失业基础信息工作。创新摸查方式,多渠道开展信息摸查工作,落实工作经费,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支持。
(二)促进就业创业
1.各区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开展区域间劳务协作,贯彻落实全省劳务协作脱贫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推进与东部沿海扶贫协作省市对接、本地贫困地区和省内发达地区开展劳务协作对接,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建立长效对接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各区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在用人单位自愿申报的基础上,创建一批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较强、岗位适合的用人单位作为就业扶贫基地,定向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各地要结合每年开展的“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扶贫对象与用人单位搭建对接平台。同时,通过进村入户等形式将岗位信息送至贫困户家中,完善网上远程招聘,降低异地招聘成本,提高招聘效率,实现“线上线下”人岗对接常态化,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2.鼓励介绍扶贫对象就业。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具有合法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农村劳务经纪人等市场主体开展有组织的就业介绍和输出,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每成功介绍1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给予200元的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每人每年只享受一次补贴,所需资金由输出地从县级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
3.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各区县市要根据贫困劳动力的特点,创新培训组织形式,在现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直补个人的基础上,可采取整建制购买培训项目、直接补贴培训机构等方式开展集中培训。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在同类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基础上上浮70%,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就业前技能培训补贴标准的50%给予补贴,涉及市级规定的专项技能培训的工种按有关文件标准执行;参加就业前技能培训的,培训期间按实际到课时间每人每天给予20元生活费补贴,具体参照湖南省就业技能培训补贴资金申领发放程序执行。所需资金从当地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其中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的补贴资金,在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对“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半年以上且获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的,按照1500元/人的标准从县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中进行叠加补助。
本实施意见从2017年10月25日起实施,执行至2020年12月31日。
关注公众号,更多热门保险资讯随时看。
4.鼓励探索实施贫困劳动力培训工程,开展就业培训创新试点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调研市场用工需求,扶贫部门牵头入户确认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财政部门牵头整合各类培训资金进行政府购买培训服务。各区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扶贫、财政部门要根据供需情况统筹制定培训方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对培训效果好、就业率高、机制健全的区县市,从市级就业补助资金中给予每个20万元的专项奖补(和国家级、省级不重复奖励)。通过供需结合、奖补结合,激发基层搭建平台、整合资金、部门联动的积极性,打造培训服务链条,开展订单式培训,促进贫困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实现就业。
5.拓宽就业创业渠道。经济发达地区要着力帮扶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办厂或实施生产加工项目分包,贫困地区要积极承接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企业在乡镇、村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加工点,引导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积极组织贫困劳动力从事居家就业和灵活就业。加大对家庭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壮大一批家庭服务龙头企业,鼓励家庭服务企业在社区建立联系点,引导扶贫对象到家庭服务业就业。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各区县市经当地人民政府同意,可放宽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条件、提高贷款利率上限产生的贴息资金由当地县级财政全额承担(利率上浮标准参照长银发﹝2017﹞108号文件中贫困地区标准执行)。对大龄、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确实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可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生态保护脱贫、基础设施建设等脱贫攻坚工程中开发出来的岗位,通过以工代赈,优先提供就业帮扶。
6.给予转移就业交通补助。对类似有组织的规模输出,均要安排专车、专人带队,跟车全程服务,确保安全输送到位;对无法集中、不能形成规模输出的、跨区域(包括跨省、跨市州、跨县区)外出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给予一次性交通补助(跨省、跨市州、跨县区补贴金额分别为400/200/100元)。输出地政府部门、接收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统一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包(租)车人均费用参照上述标准执行,所需资金由输出地县级财政统筹安排。
7.及时掌握就业失业动态。各区县市要将就业扶贫基地纳入监测范围,对接收和稳定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其就业失业情况。对稳定贫困劳动力10人以上的就业扶贫基地,给予该基地300元/月作为劳资人员工作补贴,所需资金从县级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监测到就业转失业的,应监督企业及时办理失业登记,按规定落实失业保险待遇,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帮助其尽快上岗。
(二)加强督查考核。将就业扶贫工作纳入区县市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范围。各区县市要明确工作目标和部门责任,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将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并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政策不落实、资金不到位、成效进展缓慢的地方,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及时纠正,对问题严重的要进行问责。
(三)落实资金保障。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扶贫办将根据各地就业扶贫工作实际,在资金分配时给予支持。各区县市财政部门要保障就业扶贫工作经费,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各区县市可根据就业扶贫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统筹相关资金,保障政策落实。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区县市各有关部门要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结合实际制作宣传画、宣传册、公益广告等各类宣传材料,大力宣传促进就业扶贫工作目标任务、政策措施以及取得的进展成效,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引导贫困劳动力、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树立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调动贫困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三)促进稳定就业
1.给予岗位补贴。对用人单位吸纳本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且实际在岗12个月以上,凭相关材料按程序给予用人单位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的岗位补贴,其中国家级贫困县石门县对企业吸纳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1500元。所需资金从用人单位所在地县级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
2.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将本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险补贴范围,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单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与之依法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实际在岗12个月,按其为贫困劳动力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全额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部分),补贴期限不超过三年。所需资金从用人单位所在地县级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
3.树立就业扶贫典型示范。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数量较多(至少10人)、稳岗效果较好、就业扶贫工作成效明显的就业扶贫基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扶贫办每年将从中认定10家左右作为“常德市精准就业扶贫爱心单位”,并给予每家5万元的以奖代补资金(与国家级、省级不重复奖励),所需资金从市级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同时,积极推荐申报省级精准扶贫爱心企业。各地可结合实际积极开展“精准就业扶贫爱心单位”创建活动,并给予适当以奖代补资金。
4.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各区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维护已就业贫困劳动力劳动权益,指导督促企业与其依法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加强职业健康保护。输出地人民政府和驻输入地劳务协作办事机构,要配合输入地执法部门做好权益维护工作。
5.加强人文关怀。各区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扶贫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方面,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力所能及的人文关怀,帮助其适应就业岗位和城市生活,积极引导社会团体为贫困劳动力及其后方家属开展关爱活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市各有关部门要将就业扶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将就业扶贫摆在就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搞好服务培训,推动劳务协作。扶贫部门要将就业扶贫纳入脱贫攻坚工作总体规划,在“五个一批”脱贫工作中统筹考虑,协调推动贫困地区开发就业岗位,切实负责做好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的摸查工作。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扶贫部门要定期交换贫困劳动力数据信息和工作情况。各区县市财政部门负责政策落实资金和工作经费保障。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