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一、起草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要求。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旨在通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布局调整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完善,加强资源配置和使用的合理性,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率,以合理的卫生投入标准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看病就医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健康目标的实现提供体系保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既是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治本之策,同时还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国务院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6〕53号)。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要求,加快建立和实施郑州市分级诊疗制度,市政府于2016年9月14日出台《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郑政〔2016〕31号)。为进一步助推我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和完善,加快建立合理规范的转诊制度,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连续、便捷的医疗服务,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二、制定过程

对郑州市分级诊疗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参考多个外地市做法和经验,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管理规范(试行)》要求,结合郑州实际,拟制了《方案(征求意见稿)》。后多形式、多途径、全方位,广泛征求相关委局、市卫计委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各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人员、医院管理专家、基层医务人员意见,对《方案(征求意见稿)》不断修订完善,最终形成《郑州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三、主要内容
《方案(试行)》分为4部分:
第一部分,工作思路。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分级管理为突破口,逐步完善双向转诊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加快建立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构建有序就医格局。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对双向转诊定义、实施范围和2016-2020年工作目标进行明确。
第三部分,转诊规范。主要分五项内容。一是搭建郑州市双向转诊架构。按照就近、便捷的原则,郑州市域医疗机构按地域、级别分2个架构,明确患者有序转诊框架;二是明确转诊架构内各层级医疗机构各自的功能定位及服务范围;三、四、五项内容分别规定转诊流程、转诊原则及转诊标准,为医疗机构如何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连续、便捷的转诊服务进一步提出要求。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为确保双向转诊工作的贯彻落实,明确了八个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二是完善转诊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医疗服务联动。四是加强医保政策引导。五是加强医药保障协同。六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七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八是严格落实监督考核。
《方案(试行)》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