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缺口

中国养老金缺口
问:养老金缺口有多大?
针对这一问题,马凯坦率承认,从未来看,养老保险收支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不确定性很大,因为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的因素都是多样复杂的,不确定的,缺口到底多大也难以确定。
马凯还说,从当期看,基本养老保险收支运行总体是平稳的,基金收入大于支出,尚有结余。去年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收入20800亿元,支出16700亿元,结余4091亿元,到去年底累计结余26900亿元。
他说,值得注意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地区不平衡问题,有的省份结余得多,有的省份结余得少,要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贴之后才能够维持支付;二是最近几年基金收入增长的速度慢于支出增长的速度,如2012年收入增长了18.6%,支出增长了22.9%。

“这项工作为什么进展这么缓慢,难点到底在哪里?”郑功成委员昨天询问:“马上就进入2015年了,工作任务还能不能如期完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应询表示,此项改革从市县开始,逐步往上推进,目前进展到省级层面,除统收统支外,目前大部分省采用省级基金调剂模式,这也是省级统筹的方式。
在能否如期完成任务的问题上,尹蔚民表示,争取明年提出职工基础养老保险金全国统筹的方案,并坦言这项重大改革确实还需攻坚克难,其中最难的是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责任,以及地方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和调整,包括地区间人力资源配置不均、养老保险抚养比高低差距较大,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财力状况、消费水平差异较大,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拉平等问题。
尹蔚民介绍,全国统筹的重点是统一确定缴费的基数和费率,归集中央统筹基金进行省际的余缺调剂,同时允许省级地区在确保全国统筹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费率和待遇调整浮动幅度,从而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相关评论】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指出,养老金未来缺口测算由于情境不同,结果也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体制不改、机制不转、政策不调整,缺口是必然的,“不是一星半点的缺口,而是巨大的缺口。”
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养老金改革之初,没有解决好当即退休职工领取养老金的资金来源问题,导致新缴纳职工账户被挪用,形成了今天这个缺口越来越大的无底黑洞。但是,这个黑洞到底有多大?从最近三年来最少五家研究机构测算出的缺口或者隐形负债结果都不尽相同看,尚存在不少争议。无论是18万亿元,还是86.2万亿元,仅仅是一个测算的账面数据而已。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演变的情景是存在变数的,到时候实际缺口究竟多大,必须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人口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这就是说,不必被所谓几十万亿元的缺口吓唬住,导致过于悲观、束手无策、无所作为。要从现在起就开始未雨绸缪,多策并举,下最大决心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否则,正如马凯副总理所言:“如果我们的体制不改、机制不转、政策不调整,缺口是必然的,不是一星半点的缺口,而是巨大的缺口。”到那时就被动了,说不准就会真正出现一部分群体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问题,这也是对百姓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解决养老金巨大缺口,关键在于政府必须承担起自身责任,财政、国有资产资本必须更有作为。
弥补养老金缺口的有效手段是财政资金要还上养老金欠账。中国社会保障支出仅占财政支出的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至50%的比例。如果我国财政资金30%用于社会保障资金,每年至少增加社保资金3万亿元以上,可以说解决了社会保障资金亏空的大头。
转持国有资本和国企上缴红利补充养老金。通过完善国有股减转持相关政策、做好国有上市公司追溯部分的国有股份划转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持力度,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增大其滚雪球般盈利能力。国企包括金融企业每年净利润在4万亿元以上,按照20%上缴红利,就可以每年至少充实社保资金1万亿元左右。
必须尽快啃下养老金全国统筹这块硬骨头。全国统筹后才能加大资金调度的回旋余地,提高资金使用率;才能集中较大养老金结余资金进行投资运用,提高保值增值空间,滚大养老金的雪球,增强养老金保障能力。在互联网新经济快速发展情况下,只要拥有互联网思维,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包括统收统支没有任何技术性障碍。
还有就是扩大征缴范围、强化缴费激励、优化投资运营、完善多层体系和实行精算管理等,综合使策,我国养老金缺口问题定能够很好解决。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