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功成:东莞医疗保险制度可在全国复制

30人论坛现场。东莞市社保局局长梁冰在论坛现场。
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东莞市社保局主办的“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之珠三角社保改革研讨会暨东莞专题会”召开。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王建伦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研究员、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林应武、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局长林白桦、东莞市副市长李小梅,以及“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成员等共150余人出席了论坛。
与会专家首推“东莞经验”
东莞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制度,成为此次论坛热点议题。专家对东莞医疗保障与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制度建设纷纷表示赞赏。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教授特别提出:东莞的医疗保险制度方向正确,多层次的补充医疗制度也值得推广。
郑功成表示,东莞社保机构建设体现广东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并且一步一步走来,已经到位了。我国社保机构的发展之路,应该是建立统一的大社保部门,整合所有分散的社保功能,并且承载起重要的人口统计职能,强化档案的终身性、更新性和互动性,使政府所有规划真实起来。东莞在这些问题上都先走一步,我认为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还要放大。
东莞体系建设中的改革和创新精神值得肯定,基本医疗保险加上补充医疗保险这种双重制,应该是我国医疗保险结构优化的一个正确的方向。东莞的医疗保险,提前实现了区域性的全民医疗保险。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他说,东莞提出的“快车慢行,慢车快行”这种并轨是值得推广的。不仅仅是医疗保险,也是其它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策略值得推广的经验。东莞社保改革可当“风向标”“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自2009年成立以来,集结了我国很多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方面有研究、有探索、有独到见解的专家与学者,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参考性和借鉴性的研究思路与学术成果。本次“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选在东莞举行,主要在于东莞在社会保障上做出了许多先于全国其它城市的制度安排。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表示,中国拥有一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农民工的问题,从全国来看,都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东莞的农民工人口数远远大于本地户籍人口数。农民工这个群体问题的解决,东莞做得非常好。
东莞市社保局局长梁冰谈“东莞经验”
东莞社保的改革可以起到风向标的作用,特别是医保的改革。用一个制度覆盖所有人群的医保制度,在全国理论界、实际工作者中已经没有争议了,这也证明东莞在前几年的做法是对的,真正是通过医疗保障来促进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既保大病也保小病。所以我觉得东莞医保制度的改革引领了全国医保改革的方向,可以给全国一个示范。至于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体制,东莞还在探索,是因为推行该制度需要一定经济基础。面向不同的收入群体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大家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通过制度的安排来实现这种共享。一体化的养老保险体制和三位一体的工伤康复制度,对全国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原来的工伤保险就是理赔,我们的主要工作是预防。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做预防,到工厂、到企业做预防工作,出了问题除了理赔之外还有康复。让受伤的劳动者,通过康复治疗可以重返工作岗位,这才是我们想真正达到的目的。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