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不知道的事

央广网财经北京7月15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将越来越严格。银监会最新发布一份关于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的《通知》要求:“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不得提供含有刚性兑付内容的理财产品介绍”。
理财和信托行业潜规则“刚性兑付”这两天成了投资者讨论的热词。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实验室副主任袁增霆看来,“刚性对付”其实是理财和信托行业的潜规则,在合同文件中并没有得到承诺。袁增霆:特别是银行理财和信托理财产品,不管产品运作情况如何,到期不能兑付的情况下,发行机构也会采取其他措施,来保证已支付保费和利息的兑付,这种情况称为刚性兑付。刚性兑付破坏市场规则看来,发行机构不管运行如何,都刚性兑付理财产品本息,银监会并不认可。这是为什么呢?
袁增霆这样解释:“刚性兑付”现象有悖于“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市场原则,也抬高了市场资金定价。袁增霆:刚性兑付是一个不合理的事情,或者说不是一个正常的金融交易,他跟存款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实际上那就意味着变相吸储。
同时,风险投资项目还要兑付,会产生连带作用,比如说银行的股东和公司的股东都要承担责任,把风险负担市场化的规则破坏掉了,风险在传染。你本身投资的项目失败了,结果你还不承担,那么这个责任最终是金融机构来承担,金融机构最后的责任又是纳税人来承担。投资者变谨慎听说银行不能保证“刚性兑付”,很多接受采访的理财产品投资人立马谨慎起来
。投资人:会有影响,以后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可能就会更谨慎,不像原来有承诺的时候那么放心了。投资人:保本的要安全一些,关注一些保本的理财产品,如果不保本不保息那我不会关注的。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透明可是要想搞明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