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存款变保单;老年人易被忽悠

万元存款变成保费
王大爷说,去年5月份,我在烟台一家银行营业厅咨询存款业务,一名身穿银行制服的工作人员跟我说,她那里有一款理财业务非常适合我,一年的利息要比普通存款的利息高出两倍。还说投资一万元钱,一年之后连本带息都可以拿出来。
今年5月中旬,当王大爷再次来到这家银行网点取钱时,银行工作人员称:您购买的是一份保险产品,需要连续缴费五年,十年之后才能取出来。顿时,王大爷气得两眼冒金星,执意要将一万多元钱都取出来。无论我怎么要钱,银行工作人员都不答应,要是我非要将钱取出来,需要交4000元的费用。
因自己疏忽和推销人员以高息诱惑,王大爷在没有看清楚保险工作人员给的各种单据就草草在上面签了字。每次想到这里,王大爷的肠子都悔青了。
老年人易被高息忽悠
还有不少市民像王大爷一样,来电反映自己被保险推销人员牵着鼻子走,最终将存款变成了保单。
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前来反映情况的市民,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由于视力不佳、阅读能力差等特殊情况,一般不能仔细阅读银行工作人员或保险推销人员提供的理财产品或保险产品的宣传册、单据或合同。我一年也就去一两次银行,每次去都是向银行工作人员咨询,办理银行业务时,很少看清楚银行提供的各种说明。一位老人说。
这些老年人出于对银行的信任,认为在银行办理存款业务非常放心。王大爷表示,当时那人穿得跟银行工作人员一模一样,一听到高利息,我就心动了。反正都是存钱,存哪种还不都一样。
被误导可诉至监管部门
老年人如何避免存单变保单的情况呢?
我市保险监管部门表示,在银行营业大厅内的保险工作人员需要挂牌上岗,胸牌上会写明是哪一家保险公司,当老年人去银行办理业务遇到工作人员主动推销的情况时,应当看清工作人员的胸牌。
此外,存款业务是由银行柜台内工作人员负责办理,除了银行柜台之外的业务,多是保险或理财服务,而不是存款业务。
如果遇到存单变保单的情况,老年人可以先向保险公司反映自己的诉求,如果不能与保险公司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向上级公司或监管部门反映。监管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从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角度出发,将依法妥善处理。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