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疗机构已经纳入医保定点范畴

鼓励民营和外资投资医疗机构,将从侧面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胡善联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上周五,国务院办公厅全文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签发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下称《意见》)。
记者采访市场分析人士和药物经济学专家,他们多表示《意见》最大的突破,是明确表示将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畴。其最大的亮点,在于赋予了民营医院与公立医疗机构同样的待遇,以增加医疗
卫生资源,缓解看病难的现实矛盾《意见》的出台是新医改走向深水区的重要标志。
多元办医将倒逼公立医院改革
据了解,由于我国在长时期内形成了医疗机构对财政的依附关系,随着国民对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政府难以同时给予如此多的公立医院以足够的财政支持,势必会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因此,提高直接投资比重,加快引入外资和民间资本,进而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已是必然趋势。
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医院的运作效率。外资进来后,投资的医疗机构肯定不会再是小型的个体诊所和门诊部,肯定会上规模。高层次的外资医院进来后,他们在医院管理方面强调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的做法,都会给公立医院做出比较好的表率。上海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如是说。
胡善联则指出,促使公立医院改革的最大动力还将源自市场方面的竞争加剧。
民营医疗机构的院长以往所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没有进入到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不是定点医院;二是没有享受到公立医院在职称晋升、参加研究的同等待遇。不过,上述两个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大障碍已经在《意见》中得到解决。因此,未来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之间的竞争将更加充分。这也将促使公立医院加快自身改革步伐。胡善联如是认为。
广东去年已出台鼓励政策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22日,广东省府办公厅即发布了《关于加快广东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意见》,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发展。
来自广东省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2009年广东省的民营医疗机构约214家,占全省医院总数的21.12%;床位总数16100张,占全省医院床位总数的7 .4%。而同期,全国私营医疗机构数占医疗机构总数的36.06%,但床位数仅占床位总数的5.19%。
广东省为此提出了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民营医疗机构实际床位、门诊服务量均达到全省总量的15%左右的目标。
医院整体用药结构或受影响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意见》逐步落实到位,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也将被纳入医保范围,政府也将被鼓励购买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这意味着随着更多的医保目录药品在非公立医疗机构销售,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销售占比将上升。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之间的竞争将更加直接。
对用药结构的影响则会出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非公立医疗机构,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在用药时或将更加注重药物的经济性,一般不会乱用药,这或将在遏制大处方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非公立医院尤其是外资高端医院,其可能服务的客户要求比较高,一些医保不能报销的创新药物未来可能会在高端民营医疗机构被较广泛地使用。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