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理财养老要趁年轻,理财怎么养老?

是否是徐先生提出的“500万元可以很舒服”还是“1000万可能不够赡养老人”?争论仍在继续…在杭州的金融分析师看来,“1000万”或“500万”,数字本身并不是争论的焦点,更多的人应该从他们的理财规划中加上问号:“我忙于考虑孩子的教育成本,忙着计划买他们的东西。”是否完全忽视了未来的养老问题?
“如果我们真的需要1000万元的2027年养老金,那么月薪不到5000元,现金存款大约有100万名工人,有可能实现吗?”记者问。
“要在17年内实现10倍的增长,这就意味着投资者必须保证每年至少有20%至30%的回报率,这意味着保持相当高的收益率,伴随着高风险。”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财富管理中心主任余东升笑着说。
他的观点是:未来是否真的必须要1000万养老,这本身是个伪命题,因为期间不确定的政策因素就有许多;而同时,投资市场本身的不确定性也决定了几乎没有一种理财产品,能够明确投资收益目标。
“数字无法预测,关键是钟教授的观点给我们一个警醒:除了固定的工资收入,年轻人一定要有投资理财的意识,至少通过一定的理财产品配置跑赢GDP、跑赢通胀,不要让资产贬值。换言之,年纪轻轻就该有根“养老筋”。比如,你在25岁刚参加工作时,就得为退休之后的生活做个理财规划。
对记者的上述问题,中信银行(5。19,-0。01,-0。19%)理财师丁志毅则直接反驳:“问题的重点,并不是去深究 ‘我能不能达不到1000万元收入’,或者是‘1000万元够不够养老’的问题,而是一个理念的警醒:在我们有意识地为子女的教育规划之外,同时也要更早地、更多地为多年后的养老去做一定的准备。”
“即使届时真的非需要1000万元养老不可,现实不会这么恐怖。”丁志毅引用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柴晓武早在2005年就提出来的“以房养老”的观点,“计算养老资产的时候,如果把房产计算进去,那么10年前花100万购买的房子,10年后的今天,增值到1000万元完全是可能的。”
他也提出了一个观点:就像70年代初和80年代初,当“一万户”富有时,现在连“百万富翁”都不富裕,那么17年后的“百万富翁”通常是合理的。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