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时代养老金缩水怎么办?如何规划养老

现在社会单位将为每个工人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顾名思义,养老金是用来养老的。据调查,有70%的公民计划依靠社会养老保险养老。但事实上,我们算出一个账户,根据最低生存需要,两个夫妻从55岁到85岁,每餐三餐一天吃10元午餐,如果每年涨价5%,不做经济条件,现在需要预留153万元够了。接下来的30年!要预留养老金,通货膨胀是一个敌人。而如果你现在有一个100万元的养老金储备,不做理财,按年通货膨胀率5%,30年后,实际购买力的钱只有23万。因此,在一般的通货膨胀模式下,养老金的缩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来看看一个退休的老家庭的经济状况。作为一名教师,李小姐和他的妻子刚刚退休,这两个人的工资和社会保障福利每月共计11000元。他们的子女都很孝顺,但他们仍然有自己的企业去打拼,并支付他们的抵押贷款,所以李小姐不愿意接受子女的支持。两人的日常生活支出约每月3000多元,每月约可以省下8000元,一年下来可以攒下9.6万元,扣除过年给孩子们的压岁钱,他们每年可净结余9.2万元,分摊至每月就是7666元。
这家退休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每年净流入约9万2000元。因此,首先,他们可以考虑存款。在当前的通货膨胀背景下,银行存款的预期年利率有所上升。这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方式,每月存放三年。三年后,李先生每月的收入可以超过8600元。如果不急,也可以回收利用。
当然,更加进阶的理财方式就可以选择基金定投。老人家一辈子攒点积蓄不容易,因此在投资理财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性和稳定性。而基金定投具有积少成多的特点,且不用考虑投资时点,只需每隔一段时间投入一些资金,手续简单,自动扣款,很适合老年投资新手。从风险和预期年化收益的平衡性来考虑的话,李老师可以考虑投资偏债型基金。近期由于准备金率上调对资金面产生负面冲击,预期年化收益率曲线的短端有所上行,但长端仍较稳定,表明目前市场对加息的幅度和频率以及下半年通胀的走势仍较为乐观。目前资金面总体较宽松,股票市场也正在调整,这都对债市有利。李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历史业绩比较好的债基进行配置,如招商安泰债券、博时信用债券、华富增强回报等。
以上是通过投资进行对养老的理财,李老师还可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自己进行养老规划。
比如二老可以选择搬到子女的家中,将原来的老屋出租,当然,这也是需要与子女进行沟通之后再做决定,毕竟每个月的租金上千元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除此之外,超期服役也是不错的方式,像市民王老伯也是一所中学的高级教师,退休后接受学校返聘,仍在学校辛勤耕耘。65岁的老伯,希望为了积攒养老看病的钱,能再多做5年,攒足60万元,李老师也可以以此效仿。
但超期服役的老人,一定要懂得岁月不饶人,工作量和工作节奏要适当,除此之外,就是要进行投保,其中一项险种特别重要的就是重大疾病险。现代社会,生活环境日益复杂,人们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在不断增加,昂贵的医疗费用只靠基本的社会保险通常不够。作为社保的有益补充,重疾险成为家庭保保险产品的设计原理,年纪越轻,越早买,缴纳的保费相对就越低,如果到了年老时才购买,不但条件限制严格,保费较高,而且由于收入下降对于保费的承受能力也降低,甚至可能因为超出投保年龄限制无法购买。
因此,在晚年,只要老年人可以使用养老金,健康是最重要的。除了保险,最根本的是保持健康,参加户外活动,与他人交流,这不仅可以增加生活的乐趣,而且可以放松心情。它有益于身心健康。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