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养老保险的优缺点分析,养老保险知多少

商业养老保险是通过年轻时选择投保、未来定期领取现金的方式实现养老规划的,现在已经成为时下很多人规划老年生活的重要选择之一。所谓的商业养老保险即养老年金保险,通常有四种:传统型养老保险、分红型养老保险、投资连结型养老保险、万能型养老保险。
1、传统型养老保险
传统的养老保险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通过签订合同,双方约定确定的领取养老金的时间,约定相应的额度领取,通常来说,其预定预期年化利率是确定的,一般在2.0%-2.4%。历史上,这个预定预期年化利率是变化的,一般都会与当时的银行预期年化利率保持相当水平。银行预期年化利率高时,这个预定预期年化利率也高。比如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高预期年化利率时代,商业养老保险的预定预期年化利率曾高达10%,但目前不会超过2.5%。
优点:回报固定,风险低。由于这类产品的回报是按照合同约定的预定预期年化利率来计算,而不受外界银行预期年化利率变动的影响。因此,即使是在出现零预期年化利率或者负预期年化利率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养老金的回报预期年化利率。
缺点:很难抵御通胀的影响。因为购买的产品是固定预期年化利率的,如果通胀率比较高,从长期来看,就存在贬值的风险。十年前的一万元与今天的一万元,价值确实差很远。而且,这部分投入到养老保险的资金,同时也失去了在股票、基金等渠道里获利的投资机会。
适合人群:比较保守,年龄偏大的投资人。
2、分红型养老保险
万能型寿险在扣除部分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保费进入个人投资账户,有保底预期年化收益,目前一般在1.75%-2.5%,有的与银行一年期定期税后预期年化利率挂钩。除了必须满足约定的最低预期年化收益外,还有不确定的“额外预期年化收益”。
优点:万能险的特点是下有保底预期年化利率,上不封顶,每月公布结算预期年化利率,目前大部分为5%-6%,按月结算,复利增长,可有效抵御银行预期年化利率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账户比较透明,存取相对比较灵活,追加投资方便,寿险保障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提高或降低。万能型寿险可以灵活应对收入和理财目标的变化。
缺点:万能险一般承诺有1.75%-2.5%左右的保底预期年化收益,但是,储蓄利息的计算基数是进入银行账户的所有已支付保费,而万能险的预期年化收益计算基数是保单的账户价值,即个人所缴保费中,扣除初始费、账户管理费等费用以外的资金。若以30岁男性客户每年分别将固定资金投向某公司万能险和银行储蓄相比较,到第5年,这位客户无论是每年投5000元、1万元还是5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都不如银行储蓄高。
适合人群:理性投资理财者,坚持长期投资,自制能力强。
3、投资连结型养老保险
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产品,设有不同风险类型的账户,与不同投资品种的预期年化收益挂钩。不设保底预期年化收益,保险公司只是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由全部客户自负。
优点:以投资为主,由专家理财选择投资品种,不同账户之间可自行灵活转换,以适应资本市场不同的形势。如果坚持长线投资,有可能预期年化收益很高。
缺点:是保险产品中投资风险最高的一类,如果受不了短期波动而盲目调整,有可能损失较大。
适合人群:该品种有可能血本无归,因此不适合将养老寄托于此的人。适合年轻人,风险承受能力强,以投资为主要目的,兼顾养老。
4、万能型养老保险
分红型养老通常有保底的预定预期年化利率,但这个预期年化利率比传统养老险稍低,一般只有1.5%-2.0%。分红险除固定的最低回报外,每年还有不确定的红利获得。
优点:除了有一个约定的最低回报,这部分资金的预期年化收益还与保险公司经营业绩挂钩,理论上可以回避或者部分回避通货膨胀对养老金的威胁,使养老金相对保值甚至增值。
缺点:分红具有不确定性,红利的多少和有无,与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关系,也有可能因该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好而使自己受到损失。目前我国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将可分配盈余的70%以红利的方式分配给投资人。但是,保险公司的规范化管理依然是问题。
适合人群:既要保障养老金最低预期年化收益,又不甘于坐看风云者。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