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们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效应的不同认识

养老保险基金为资本市场带来了增量资本,关注长期投资,是稳定市场的一个力量;推动了金融创新,是市场深化的一个促动因素;并经常不断地迫使资本市场更为有效和透明。事实上,随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养老保险基金对资本市场的上述推动作用正在世界一些国家日益显露。澳大利亚因为强制性完全积累式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致使一些私人储蓄从私人购房转向金融市场,使资本市场得以增长。在瑞土,人寿保险业、投资公愚养老保险基金——形成机制、管理模式,投资运用司和投资基金也因强制性积累养老保险金方案而得到促进,并因机构投资者已经要求公开的和更好的经营而使合作性管理不断得以改善。智利在引入完全积累式养老保险金制度后,股票市场的交易规模和周转率增加,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增强,包括指数式年金、不动产抵押和公司债券等各种金融工具得以产生,资产价格的决定机制得以改善。甚至有的经济学家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称,智利改革后的养老保险金体制及其他与此密切相关的因素所引发的金融市场的深刻变化,将总要素生产率每年提高1%,占总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一半。
但是,正如储蓄效应一样,经济学家们在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效应上也未取得共识。世界银行和国际劳工组织的经济学家们就是各持一说。以上的沦说代表了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们的观点,也是当前的一种主流看法。而国际劳工组织的经济学家们提出的不同观点,值得我们从另一角度对投资效应进行深思。
他们的观点主要是:通过预筹养老保险基金形成的资本因资本市场的不健全而难以产生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主要是指那些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新兴特征,使得资本市场发展是支离破碎的,比如各种金融工具缺乏,尤其是缺乏那种定期付息的10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券,国有企业改造的过渡性使得公司债券的风险特别大,股票市场缺乏有效监督和经济体制的内在原因而呈现异常突出的投机性,波动剧烈,很难谈得经济规律的遵循,这些都使积累式养老保险基金难以有效地组合资产,将筹集的资本用到高效率的生产性经济活动中,多半是处于投机领域游荡,收益的不确定性和因泡沫成分而造成基金的流失,恐怕是管理者面临的头等问题。因为很难通过资本市场确保适当的收益,说不定是置基金于瘫痪的一个因素。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南美证券市场的泡沫无不说明这些问题。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