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弥补养老保险改革后的不足,后来又采取了哪些新措施?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比较低,制约了养老保险在我国农村的发展。但是,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以及传统的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农村养老保险被提上议事日程。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的养老形式。肋年代,上海、江浙一带农村以及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仿照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的作法,进行了养老保险探索。1991年根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全国许多地区开展了县级农村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1992年1月,民政部发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确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为基本原则,实行基金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以县为基本核算单位,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等。199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强调,“在农村群众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区,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45个县开展了养老保险工作,有8288多万农村人口参加了养老保险,积累基金l0多亿元。1997年全国已有55.79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养老金支出3.15亿元。
二、工会协助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推动管理服务社会化工会组织一贯关心退休职工生活,并努力做好对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80年代起,全国总工会多次印发《关于加强退休职工管理服务的通知》,并多次召开有关退管工作研讨和经验交流会议,率先提出“实行社区化管理是退管工作的发展方向”的主张,要求各级工会积极推动政府建立专门组织,加强对工作的具体组织和领导。各地退管组织通常由政府主管领导或同级总工会主席担任,成员由工会、劳动、财政、民政、卫生、税务等有关部门组成,办公室大都设在总工会。十几年来,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地市、700多个区县、20多万个基层建立了退管组织机构。他们遵循“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工作方针,按照“政群结合、条块结合、专兼结合”的原则,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发展,今后工会还将积极协助政府和企业做好退休人员、伤残等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大力发展贴心人服务队,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等群众互助组织,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互助和经济互助,对鳏寡孤独者、伤残职工和高龄离退休职工给予生活上的关照,并推动这些管理工作的社会化。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