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完善医保政策;提高老年人医保报销比例
想去“医养融合”的养老机构看病,可要么无法享受医保待遇,要么单次住院医保报销额度不高,需要反复办理住院手续……南京等地推行的“医养融合”养老方式挺受欢迎,可医保报销是个问题。近日,鼓楼区三位人大代表杨艳、洪梅、郑颖,专门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做了调研,建议尽快完善医保政策,提高老年人医保报销比例。
“医养融合”养老存在的问题
1.新建医护型养老机构的门槛高、风险大,医护型养老机构总体上占比不高。
2.中心城区的医护型养老机构供不应求,郊区的机构入住率却较低。然而,中心城区想要新建或改建医护型养老机构,要受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限制。比如,鼓楼区医疗资源相对饱和,养老机构申请医疗资质困难。
3.医护型养老机构资源稀缺,并且收费较高,真正急需医疗养护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往往因为床位不够或者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入住。而一些有条件进行家庭养护或治愈后只需康复养护的老人,占用了医护型床位。
4.具备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很多还达不到医保定点的条件。因此,老人在机构内治疗往往无法享受医保待遇,增加了医疗费用支出。就算医护型养老机构被列为定点单位的,医保政策也不适应老人医护需要。如单次住院医保报销额度不高,需要反复办理住院手续。
5.目前,医护型养老机构向高等级医院的转诊机制和通道不畅。建议适度提高单次住院医保报销额度对于上述问题,三位人大代表开出了“药方”,建议尽快完善医保政策,提高老年人医保报销比例。具体来说,对具备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研究制定专门的医保定点条件。对与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养老机构,其老人享受医疗服务的同时,明确享受医保待遇。在控制总额的前提下,适度提高老年人的单次住院治疗医保报销额度。同时建议,推行家庭医生、家庭病床和老人家庭签约服务,卫生和民政部门要积极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居家养老医护服务搭桥铺路。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因地制宜内设医务室、护理站、诊所、门诊部、护理员、康复医院、综合医院等医疗机构,解决老人不同程度的医疗需求,或帮助有条件的养老机构申请医疗资质。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