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并轨改革方案落地引舆论热议

养老金的改革是近年来备受民众关注的一大议题,其中关于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城乡养老金并轨、以房养老、中国养老制度历程等内容,本刊2014年第89期、2014年第13期、2013年第73期等均有各方观点摘录和舆情分析,欢迎司局级以上领导订阅本刊,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舆评。
舆情概述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将由单位和个人分别按照工资的20%与8%共同负担。这标志着存在了近20年的
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费。《决定》引发舆论热议,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待遇是否下降?工资水平是否会上涨?企事业职工“待遇差”是否会缩小?一系列问题受到媒体及网友的广泛关注。
截至1月19日,共有相关媒体报道16790篇。养老金“双轨制”的正式废除获得一片点赞声。
33%的网友认为,此举将彰显社会公平,是实现公平养老的第一步。接近三成的网友对《决定》是否会引发公务员工资普涨表示关注。有网友认为,公务员福利待遇已经很好,再涨工资将造成新的不公平;但也有网友表示,公务员工资本身不高,如今又要缴纳养老保险费,涨工资可以理解。
此外,有19%的网友关心养老金的具体发放规则,其中,“月薪1万元交满30年,27年才能保单现金价值超过已支付保费”的说法引发部分网友对《决定》的不满和质疑。14%的网友担心养老待遇会因此降低。还有5%的网友表达了包括养老并轨引发退休风潮等在内的其他观点。
舆论解读1.养老金待遇差异仍存,短期难改变
人们关心随着改革的实施是否意味着城镇职工与体制内人员的养老金差距会缩小。对此,多位专家认为,并轨后两者的养老金差距必将拉近,但立即趋同并不可能,“可以预见短期内,差距依旧比较大”。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革并非削峰填谷,有专家解释称,在基础养老金上,城镇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计发办法相同。然而,新的差距将由“年金”部分带来。
2.或成调整公务员工资制度契机
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后,舆论猜测公务员工资可能实现普涨。西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授熊晖认为,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主要是为了覆盖社保支出部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则认为,实施养老并轨并不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必然上涨,但确是调整工资制度的好机会。国家应支付改革的初始成本,即适当增加一次工资,以消减改革初期带来的阵痛,促使制度平稳转型。
3.养老并轨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一个社会存在多种不同的养老制度,而且这种不同是因身份而异,显然不公平。数据显示,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约为企业退休职工的2至3倍,即便是国有大型企业,人员离岗后的退休金也是比较低的。长此以往,阶层之间的隔阂就会被不断地拉大。从“双轨”到“并轨”,民众看到了社会公平。所以,养老保险“双轨”变“并轨”是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之一,这一改革体现了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