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非国企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

近日,河南郑州市企业调查队对全市63家非国有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后得出结论:非国企养老保险参保情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63家非国企中有49家企业参加了养老保险,其中仅有18家企业为全部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正面临着如何提高非国企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的严峻挑战。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就业格局发生明显变化,非公经济已成为吸纳新生和存量劳动力的主渠道。传统的以“单位”为本位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适应这种分散化、流动性强的就业格局,为数众多的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尚未纳入覆盖范围。
调查分析,法制不健全,缺乏约束力成为非国企不缴或少缴保险费的主要原因。企业员工流动性大,人员构成复杂,企业不愿为下岗再就业职工、农民工等办理养老保险,调查中有22家企业选择不办理保险的对象是临时职工,另有2家企业选择农村户口的职工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主认识不到位,从业人员参保意识淡薄。一些业主及从业人员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不了解,对养老保险缺乏信任度。
调查中,有32家企业担心缴纳的养老保险金达不到为企业职工养老的目的;有16家企业担心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被挪用;有10家企业认为职工工作不固定,拿不到个人账户上的钱。针对这种情况,业内人士认为,建立健全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建议,随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的增多,社保机构应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服务,比如建立电话服务中心、运用网络资源,开展欠费提示服务和个人账户对账服务,利用社区社保机构为灵活就业人员开展“贴身服务”等。
与此同时,强化社保机构的服务职能,保证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让参保者感到参保或续接、转换养老保险手续简单方便,从而调动职工参保的信心和积极性。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