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盼更多社区养老的机构

老人是否愿意入住养老院?每月愿意花多少钱购买老年照料服务?日前,上海市妇联与复旦大学社会性别发展与研究中心围绕“老人生活照料与公共政策”问题,开展了第五期“社会转型期的家庭公共政策”网络调查。
调查显示,居家养老仍是人们最偏好的养老模式。多数受访者愿和老伴一起居住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3.4%)表示,在自己身体健康的情况下,选择和老伴一起居住,但是希望离子女近一些。只有不到16%的人选择和子女一起居住。
老人们共同的想法是:即使自己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也尽量不麻烦子女;最好的模式是和老伴一起居住但离儿女不远,再请一位钟点工阿姨或家政工;或者在子女同意的情况下,一起居住并自费请护工照顾日常生活。尽管人们抱怨养老院“一床难求”,但问及是否会去养老院时,受访者中愿意“居家养老,肯定不会去养老院”占17.6%;愿意“居家养老,没法子再去养老院”的占53.0%。两者相加高达70.6%; 受访者中仅仅有6个人明确表示会去养老院,不会待在家里。
如果家中有老人因慢性病需要长期照顾,人们会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方式呢?20%左右的受访网友表示愿意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接近80%的人愿意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家庭进行照顾,其中31.0%的人依靠自己或家人照顾老人,19.5%的请钟点工协助照顾,11.2%的请全日制家政工照顾,17.6%的请专业的护工进行照料。可见,居家养老不仅是老人的选择,也是子女的选择。
持“养儿防老”观念大有人在尽管传统的家庭养老已面临挑战,但养儿防老观念并没有消亡。调查数据显示:网友中,认为传统养老观念会存在一段时间的占比42.2%,认为会存在很长时间的占比16.6%,认为会永远传递下去的占比8.7%,三者合计为67.5%;只有12.1%的网友认为会迅速走向终结,还有20.4%的网友认为说不清。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