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生态圈亟待构建;养老服务“供不应求”
日前,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十三五”规划则建议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伴随着养老成为中国人最关心的热点之一,一个重要的命题浮出水面:在多层次养老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如何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又高效的养老方式? 近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与同方全球某保险联合发布《2015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中国居民为退休而准备的意识正在逐步加强,对与养老相关的政策日益关注,对未来养老生活方式的期待及选择意识不断提升,需求也逐步广泛。基于“养老+”的各种新型养老产业模式快速发展,将助推国内养老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多元化。 1 中国式养老困境 《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8亿人,占全国比重10.1%,首次突破10%。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劳动人口抚养负担的加重、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养老金运行压力的加深,无不警示人们:退休养老所带来的压力不容忽视。 一方面,退休人口基数增大,中国养老金运行压力加大。自2002年至2014年,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已超过2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占主要部分。中国社科院的一项研究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下的隐形债务为86.2万亿元,占2012年GDP的比率为166%。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未来收支平衡问题比较突出,或将出现巨大缺口。 另一方面,养老服务形式单一,养老服务体系和老龄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中国的养老产业只能算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比如,虽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依靠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靠社区养老、3%的老人依靠机构养老),但居家养老模式依旧原始,居家养老健康管理的信息化和互联互通等问题仍未有效解决。 业内人士表示,本世纪初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物质财富积累相对不足,2014年我国人均GDP约7485美元,尚不足一万美元,整个社会体系并未准备好迎接人口老龄化。 《报告》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我国居民未来养老仍面临多项挑战。2015年我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6.51,与美国并列居全球第三。这一指标虽较去年的6.30有所提升,但仍有三分之二以上居民对于退休没有充分准备,原因也多在于我国居民偏好储蓄的习惯。调查表明,储蓄、社会养老保险仍是目前我国居民主要的退休准备方式,居民退休收入结构的多样性有待完善。 2 养老服务“供不应求” “其实,我们已身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比起我们已经做的,公众的期待似乎有更多。”同方全球某保险董事长王林表示,从这三年组织开展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的结果来看,居民未雨绸缪的意识不断提高,但可选择的养老服务与方式远远落后于这一需求。 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达1万亿元,预计到2040年将达17.5万亿元。2014年到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增长到106万亿元,占GDP的比例将从8%增至33%。 与此同时,“十三五”规划建议也作出顶层设计: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陈秉正教授表示,依照目前国内养老的现状,政府、雇主、个人均需对退休生活承担责任,其中个人收入将在我国居民未来退休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居民应更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养老责任,特别是在政府、企业、个人分担养老过程中,个人对于应尽的责任,不该仅仅停留在“三方分担养老”认知水平。 但目前,虽然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初现,各块拼图却尚未起到联动效应。 譬如,在个人方面,《报告》显示,受访者中,40岁以上居民储蓄水平低于国外同年龄段人群,尤其国内55岁以上居民(临退休居民)的储蓄水平,仅达到国际退休储备标准的一半左右。同时,个人储蓄、重大疾病保险、配偶/伴侣的工作、失业保险、收入保障、国家失业及疾病补助等基础手段,仍是居民在遭遇意外而无法工作时的主要保障。尤其在35—44岁受访者中,更缺乏“后备计划”以应对收入中断带来的家庭及个人财务风险。此外,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意识到,日后有接受长期护理的需求。70%的居民愿意付出每年收入的0.5%—1.5%以购买此类产品,但大家还是普遍担心该类产品费用过高、难以支付。 又如,在雇主方面,调研发现,雇主提供的退休服务实现度普遍不高。当前,雇主为员工提供的退休服务主要是让年老员工工作更舒适(44%)和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