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为什么特别青睐选商业险呢?

忙走于喧嚣都市的年轻人,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光,经验也随之增长,而脸上逐渐加深的皱纹,却在无情地记录着时间的流走。
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会有这样一个误区:现在我年纪还小,养老那是30、40年以后的事了。作为保险理财规划师,陆云飞提醒年轻的职场人员,养老有必要在年轻时就做好准备。
我国目前社会保险虽然覆盖广,但额度通常比较低,如果要想获得质量更高的养老保险保障,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必要的补充。
保险业内人士做了几个简单的计算:按照目前较低的消费水平,抛开物价上涨等因素,每人每天的饮食消费约为30元,以此为标准,假定夫妻2人从60岁退休,活到80岁,仅在饮食方面就需要花费43.8万元。
对此,陆云飞分析认为,简单地来看,养老确实需要不小的支出,40多万也只是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所得,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退休后可能需要更多的食品支出,如果再加上老年人花费最多的医药、医疗等费用,一对夫妇共需要100200万元的养老金才能活得比较安心。
但同时,又不能把养老金简单的数字化,货币也有时间价值。他说,年轻人也没必要为巨大的金额感到恐惧,养老所需的钱,可以从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储蓄甚至投资积蓄等途径获得。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刚入职的年轻人收入水平并不是很高,消费支出则主要集中于房租、用餐等基本生活支出以及朋友聚会等娱乐性支出,其中,娱乐支出占据月收入的很大比重。
对于年轻人的消费比重,有专家认为,过多的娱乐支出并不能提高年轻人的生活幸福指数,而且也和科学的理财规划相悖,年轻人应该养成科学的消费习惯,让娱乐消费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多做长远的理财规划。
商业保险提质
按照陆云飞的说法,人们养老所需的资金并不需要纯粹靠个人赚来,就目前来说,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负担大约1/3的养老费用,而且效益较好的部分企业,还为职工购买企业年金,再加上商业养老保险和存款,年轻人也不用为养老发愁。
不过,虽然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作用不言而喻,但也有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向记者抱怨:每个月基本上都是入不敷出,何谈理财规划?更不用说购买保险了。
年轻人通常都是领取着并不可观的收入,奔走于市场一线,而并不科学的消费观,让月光族拥有了庞大的队伍。这支队伍,如何与商业养老保险产生交集?
陆云飞建议,对于年轻人来说,一味地追求高预期回报的投资需要面临较大的风险,应该科学平衡收入的分配。为不影响生活质量,即使是对于养老保险的支出,每年也不宜超过年收入的20%。
具体说来,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陆云飞建议尽可能去争取用人单位提供的合法劳动保险,由于收入不高,因此,每年可以投入2000元左右的意外险和纯保险。
刚成家的工薪族,虽然收入可能有所提高,但由于消费支出增长较快,所以,保费的提升也不应该太快增加,所选的保险产品在提供保障的同时,应该兼顾中长期的理财规划。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分红性质的保险产品,保费为每年30004000元为宜。
而对于事业上已取得突破的成熟家庭,陆云飞建议闲钱应该注重保值增值的作用,保险方面可选择具有理财性质的分红型产品,同时提高养老保险的投入,让个性化的商业养老保险,真正发挥社会养老保险有力补充的功能。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