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年龄;引发了公众情绪强烈的反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言论,引发了公众情绪强烈的反弹,养老金双轨制这一久被诟病的养老制度重回舆论中心。
延迟退休年龄,实际上和养老金双轨制,并无直接关系。公众情绪的反弹,凸显了在养老这一关系到全民利益的事情上,“不公”已经愈来愈难以被容忍。公务员群体,亦是普通公民的一员,其“超国民”待遇,已经引发公众强烈不满。
连续七次上调养老金,无法掩盖普通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准落差加大,更无法掩盖普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高达3倍的“贫富差距”。
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想获得公众对于延迟退休年龄的支持,对现行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职工养老金七连调实际退休后生活水准落差仍加大
2005年以来,我国职工养老金的“七连调”成为官方多处鼓吹的成绩。
根据人社部官网数据、历年人社部官方消息及社科院的《2011年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等多个渠道,21世纪网搜集了2005年以来职工养老金上调的详细情况。
2007年12月27日,劳动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尹志远表示,2005年-2007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已经连续上调三年,2007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90元左右。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由2005年的月人均714元增长到2007年的963元。
2007年12月,劳动保障部和财政部下发《关于200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今本养老金的通知》。2008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上调幅度将按照当地2007年人均养老金10%左右确定。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约100元。
2008年11月19日,人社部公布,从2009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水平,按照当地2008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约107元。
2009年12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0年元旦起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次基本养老金提高幅度按照2009年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20元左右。
相隔正好一年,2010年12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常务会议,会议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
经过七次10%的增幅调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由2005年的714元年增长至2011年的1430元,增长超过100%。
从绝对数来看,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近年涨幅迅猛,公众没有理由“不高兴”。
但实际上,职工养老金实际替代率,自2000年以来却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根据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基本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替代率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我国社保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58.5%。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在《财政支出比较视角下公务员退休金制度设计》一文中,统计了2000年至2008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如下: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我国近年来普通职工月均基本养老金不断上调,但并未跟上社会平均工资增速,养老金替代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即普通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较之退休前,落差越来越大。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普通职工无法实现退休后生活水平不下降,2004年至2008年的数据甚至低于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
普通企业退休职工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个人退休后和退休前生活水准下降的失落,更大的落差,来自于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障制度的比较。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