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来该如何养老?

70后的我们的父母基本上都是受苦受难的代表,他们大多重男轻女,养儿防老,辛辛苦苦一辈子,自己积劳成疾,体弱多病,但是对自己的儿女确实异常的慷慨。
我出身于农村,父亲因体质虚弱且营养不良,过早的患病,那时因经济条件有限,再加上无药可医,父亲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十几年来瘦小的母亲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支撑着我们这个家。
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当时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兄弟姐妹众多,真正响应了毛主席的“号召”:人多力量大。父亲有病时期,我们都还在上学,母亲一个人扛着所有的重担,终于有一天,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母亲病倒了,(应该是多年的积劳成疾,因为父亲多年有病,并且是在轮椅上度过的,这些都是母亲一人在照料)是严重的脑溢血,医生毫不犹豫的下了病危通知书,我们这个家轰然倒塌。姐姐找人求医。可能是怕父亲无人照料,顽强的母亲拼着惊人的毅力活了下来,并积极的进行康复锻炼,当时,母亲右半边的身体无法活动,嘴歪眼斜,可是,为了卧病在床的父亲,为了我们这个家,母亲依然坚强的站了起来。
之后的三四年间,右半边几乎不能行动的母亲,照料着瘫痪在床的父亲,虽然有儿女的帮忙,但是大多时候是母亲一个人在做,母亲被拖得更加瘦弱。父亲走了,母亲剩下孤身一人,传统思想的养儿防老,让母亲不肯在女儿家住。但是自古婆媳之间是个敏感区域,要强的母亲,因为自身有病,行动不便,也怕拖累儿子,孤身在外租房居住,直到那年我在外探亲回来,看到母亲蹒跚的身躯,及黑暗简陋的小屋,我哭了,为母亲,也为我们做儿女的,父母辛苦一生,把毕生的辛苦所得几万元拿出来给儿子买了住房,但自己却住在这简陋的小屋里,对外人还说:孩子们住在楼上,上下不方便,所以住在外面。
这也无法说谁对谁错,但是我们做儿女的能忍心吗?所以去年我放弃了工作,回老家买房,请母亲给我一起住,倔强的母亲当然不肯,不过,硬功不行,我就软磨硬泡,硬是将母亲拉来同我们一起住,对母亲说,请她帮我照看儿子,虽然她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但是让她感觉她还是有用的,她就很开心。期间也小有摩擦发生,但是和下一代在一起,老人还是很开心的。
经常母亲对我说的就是,要我再要一个女儿,不然到我们老时,没人管。面对父母的养老困境,我常说,靠天靠地,靠儿女,靠政府,均不如靠自己,只有自己把自己的养老问题解决了,晚年才会有保障,所以,趁现在年轻要规划好自己的养老计划,才是最重要的,我幸运的是刚好走进了保险这个行业,所以有了意识加上行动,但是,其他的很多年轻人,均没有这个意识,或者有了意识,但不知如何实施。
愿我们这个朝阳的行业,给越来越多的人带去幸福,更多的人,生活幸福,家庭有保障。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