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保费“断供”

黄先生今年29岁,在一家私营广告公司从事设计工作。经济危机下公司去年客户广告投入不大,效益有所下降。公司从去年开始部分人员减薪,黄先生听说今年很有可能会裁员。请问他这样的情况是否需要购买什么保险,来缓解未来的经济问题?其他情况:黄先生目前和女朋友尚未结婚,暂时租房住,预计5年后会结婚买房,现在每月开销总共4000元左右。
黄先生的月薪税后8000元,女友去年刚毕业,税后月薪不到3000元。他们都有单位缴纳的四金,此外单位还帮黄先生买过团体意外险,黄先生的女友则没有。目前黄先生的其他资产包括股票余额5万元不到,此外定存+活期存款12万元。年缴保费不超过2万元黄先生的财务状况总体良好,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和储蓄能力很强,但目前资产配置不够合理:12万元的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虽然保持了良好的流动性,但是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收益远远低于资本投资回报,应该提高17万元资产的使用效率,使之能够保值和增值。黄先生也缺少家庭财产的防火墙——保险,因此,保险理财重心应侧重于保障。
应用通用的“100法则”,就是投资性资产占总资产的合理比例=100减掉年龄再乘以100%,剩下的部分为基础性资产。黄先生目前29岁,投资性资产应占70%,剩下的30%为基础性资产。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投资性资产应随之降低,基础性资产应随之增加。在应用上述“100法则”进行资产分配的基础上,保守型投资者的投资性资产比例下浮15%,基础性资产比例上浮15%;进取型投资者的投资性资产比例上浮15%,基础性资产比例下浮15%;黄先生属于中庸型投资者,根据“100法则”,投资性资产的合理比例=(100-29)100%=71%,不需要进行修正。所以,资产分配方案如下:对养老和医疗这两个理财目标做出一定规划。
黄先生在不影响当前生活品质的前提下,按照家庭年度结余的15%左右,每年购买不超过2万元的保险。在健康保重大疾病保险再附加意外险或定期寿险,保额以不低于30万元为佳,在养老保障方面,购买不低于25万元保保险保障产品和增值保值产品。在投保之前,黄先生对自身的情况和需求需要有清晰的了解,有针对性地选择,做到“量体裁衣”。理财第一步从发生几率小、影响却最严重的风险开始规划,如意外、身故、重疾、医疗这几个方面,这些风险一旦发生,将对家庭经济形成严重的冲击,要着重考虑,所以黄先生和其女友应当为自己先建立重疾与医疗的保障。由于黄先生收入为女友的两倍多,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黄先生是家里的顶梁柱住院医疗的保障。

在建立了基础保障之后,可以将其余收入的大部分存作一定比例的活、定期储蓄,以及投资购买些稳健、保本的理财产品等。建议配置带有分红性质的保障型保险产品,使投保人的财富在保值的同时还可以做到稳健增值。金融危机下这或许是一种理财的好方法,为了不影响生活品质以及必要的备用现金,其所有保障费用不要超过可支配收入的20%。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