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界的精英还是保险界小白从朋友圈就能一窥其实
【刘婷】
“朋友圈里好多人都去卖保险了,每天被他们发的信息包围着,有的信息看上去就是假消息,真想屏蔽他们……”最近,笔者常听身边朋友如此抱怨。如今,微信朋友圈已成为各行业营销大军的必争之地,保险业当然也不例外。然而,一些保险营销员盲目且机械式地发送一些博人眼球却不明真伪、粗制滥造,甚至含销售误导的信息,对改善、提升保险营销员外在形象毫无正向作用。
笔者观察总结了一番,发现保险营销员在朋友圈发送的信息大多分为几个类型:通过新闻热点和社会案例讲理赔、讲理念、讲知识;通过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案例展示个人展业成果、经历和感受等。其中,通过新闻热点和社会案例的内容问题最多。比如一些旧闻,放进“保险佐料”再次“炒冷饭”,用一些激烈的言辞强调保险的重大意义;一些案例并不属实却被拿来披上保险的“外衣”,夸大保险的功能与作用;一些与保险并不相关的名人名言,有些甚至根本不是名人所言,却被用来“善意提醒”保险的重要性;一些看上去已经严重“失真”的理赔案例,却仍然在朋友圈“郑重其事”地转发告知……近日,笔者甚至发现,一些营销员经常通过一些能够加载个人名片信息的平台发布信息,这些网络平台“寄生”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并非正规保险公司制作。笔者试着操作一番,发现如果微信好友点击这条链接,会在不知情下留下阅览痕迹。而保险营销员只需在平台交纳一定费用,便可看见谁留下过阅览痕迹,然后根据这个“指向性”信息去展业。这些第三方平台完全没有经过个人授权便轻松获取个人信息、个人隐私,这种“窃取”行为,着实令人不齿。
微信朋友圈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已成为保险营销员展示个人及公司形象、推介产品、介绍服务知识的重要宣传渠道,然而由于朋友圈发布主体多、信息审核弱、传播速度快,再加上一些保险营销员个人文化水平、职业素养、媒介素养等水平的制约,朋友圈也不幸沦为保险销售误导、不实信息传播的“重灾区”。
虽然银保监会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家保险机构加强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行为管控,出台相关办法治理保险销售误导等行为,对违背相关法律法规将做出相应处罚,但大多数保险机构在执行过程中也只能够对监管禁止使用的有关销售误导的关键信息进行删除,这在治理销售误导行为等方面有一定成效,但对于如何有效提升保险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职业素养,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保险营销环境,提升保险营销员外在职业形象,还需依靠保险营销员自身不断提升各方面综合能力来实现。
诚然,我国目前保险营销人员的队伍建设还存在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知识储备不够、个人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但近些年,已经有一些诸如律师、记者、高校教师等高素质人才进入保险销售领域,相信他们的加入对整个行业形象的提升能够有所助力。其实,笔者朋友圈内也不乏一些对朋友圈内容精雕细琢、全方位考量的高素质保险营销员,他们发布的信息专业、正确且客观,笔者经常主动翻阅他们的“朋友圈”并主动询问他们有关保险的相关知识,因为他们打造的外在职业形象专业且值得信赖。
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就好像一个人灵魂的外在体现,是“人设”的具体呈现。你是“保险界的精英”还是“保险界的小白”还是令人不可信的“江湖骗子”,从“朋友圈”就能一窥其实。作为保险营销员,传播信息的目的在于销售,而销售的前提是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可见打造一个专业、可信的朋友圈很重要。不良信息的轰炸,最后只能换来消费者的一指“屏蔽”。在追求“通过从事保险事业改变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媒介素养,提升个人综合实力,是这个时代对保险从业者的“刚性需求”,而打造诚实、可信的朋友圈是助力保险营销员达到“刚性需求”的必经之路。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