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包括哪些病?2022重疾险怎么买?最新榜单推荐!

也许很多从来没有接触过保险的小伙伴,不太明白到底是怎么定义的?
在网上也查了各种解释、看了各种官方的说法,众说纷纭,都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了。
而对保险有一定了解的小伙伴,可能知道重大疾病包括哪些,但是到了自己想买一份重疾险的时候,又犯难了:
那么此时,恭喜你能够看到这篇文章!
因为我这篇文章就是专门解决重大疾病包括哪些病、重疾险不知道怎么选的“法典秘籍”。
只要你用心看到最后,上面这些问题以后就成了你为别人解答重疾险的独特强项。
一、重大疾病是什么,包括哪些?
既然还有很有小伙伴不知道重大疾病是啥,那咱们就先来看看它的官方定义:
治疗费用巨大,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病情特别严重,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严重影响其家庭成员的生活;
需要进行重大器官移植的手术;
有可能造成终身残疾的伤病;
晚期慢性病、深度昏迷、永久性瘫痪、严重脑损伤、和严重精神病等。
实际上,重疾险包含的重大疾病没有一个固定的数量。
现在有些重疾险产品,多的甚至保障上百种疾病。
2020年11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此规范重新统一定义了如下28种重大疾病:
别看现在有的重疾险动不动就保障100多种重疾。
但实际上,最高发的28种重疾,占理赔数量的95%以上。
最核心的有了,其他重疾的数量再多都只是噱头,连边角料都算不上。
尤其是一些在我国非常罕见的疾病,如疯牛病,埃博拉病毒等,保的再多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病种多≠保障好。
但是,以上银保监会统一规定的高发28种重疾,都必须涵盖!缺少其中一种,都可以直接拉黑!
在重大疾病的保障上,大家可以稍微省点心。
不过,高发疾病可不止重疾,还有与之相对应的轻症、中症。
比如最高发的轻/中症疾病有如下11种:
《重疾险新定义》规定了以下3种:
恶性肿瘤—轻度较轻急性心肌梗死
轻度脑中风后遗症
连赔付标准也必须一致。
剩下8种含不含,全靠保险公司自觉。
比如高发轻症,有原位癌、冠状动脉介入术、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高发中症,有中度脑中风后遗症,中度面积烧伤等疾病;
在买重疾险时,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最好确认下这11种最高发的疾病是否全都涵盖。
万一有高发疾病的缺失,很可能影响理赔。
介绍完了重大疾病的基本含义后,接下来就到了本文的重头戏:重大疾病保险到底是什么?
二、重大疾病保险是什么,有什么用?
卫生部一项数据表明:人一生罹患重疾的几率高达72.18%
以癌症为例:在我国,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
目前重大疾病不仅发病率日益上升,而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据中国抗癌协会统计数据公布:
我国癌症发病年龄提前了15-20年,原来50-80岁才会患的癌症提早到了35-55岁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重大疾病的治愈率已经越来越高,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30%
所以,只要积极治疗,很多重大疾病都是能痊愈的。
但是重疾治疗费用高、需疗养,期间患者无工作收入补贴,你知道大概要花多少钱吗?
重大疾病都需要疗效更好的进口药,进口设备和专业的医疗护理,目前一般都不在医保范围内。
根据目前的医疗费用,重疾治疗需要10-80万元不等。
银保监会统计的重疾平均治疗费用:
重大疾病的高发期一般正值家庭用钱旺盛期,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一大堆。
如果你生病了工资没了,按照社会平均工资月薪5k计算,5年你就至少损失30万元。
而且得大病的人,哪个身边不是围着好几个亲人照顾?
他们的收入损失也是隐形的支出。
所以,购买一份重大疾病保险也是为了你和家人更好的生活下去,履行对家人的爱与责任!
而重疾险的本质就是“收入损失险”,得了合同规定的重疾,保险公司就会赔偿一笔钱,
这笔钱你可以用来治病、理疗、恢复身体、购买保健品……随你安排。
别方,接下来专心君就带你一探究竟。
三、重疾险避坑指南详解,该怎么选?
本部分内容,是专心君结合自身服务上万家庭的保险经验,以及前来咨询小伙伴的踩坑经历,综合整理出的一份可落地实用的重疾险避坑指南&挑选攻略。
90%的重疾险典型难题都在这里了,咱们一起来看看:
1、重疾险避坑5大指南
避坑1:含身故的孩子重疾险,不推荐买!
打算给孩子买重疾险的家长朋友们,注意啦!
如果有人推荐含身故责任的少儿重疾险,你一定要谨慎了,小心踩坑!
(1)少儿重疾险,含身故责任的坑在哪?
专心君为什么不建议优先考虑含身故的少儿重疾险?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当我们给全家人都买保险时,总保费预算往往就那么多。
一旦给孩子的保险买太贵了,大人的保障务必会大打折扣。
而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少儿重疾险最好不要带身故,因为含身故价格真的会很贵。
以某少儿重疾险为例(如上图):
在其他责任都相同的情况下,含身故(赔保额)比不含身故多交1300块,即多支出55%的保费,按照交费期20年来算,需要多交几万块钱。
买含身故重疾险,不仅花更多钱,而且实际患重疾理赔后,含身故或不含身故赔付的保额是一样的,而且含身故责任的产品,身故保障是不能再赔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花两份钱,买两项保障但只能赔一种,真的很吃亏。
什么是杠杆?
比如我花1千块买保险,出险时赔我50万,那么这个杠杆是500倍。
而给未成年人投保的身故责任,18周岁前出险是没有杠杆的。
在18岁前,假如身故出险,保险公司也只是把已交保费原封不动退给你而已。
你一共交了1000,它只赔你1000;你交1万,它只赔你1万。
既然只是赔已交的钱,自然谈不上杠杆,也就起不到保障的作用,所以真没必要。
寿险是给家庭经济支柱设计的一种保险,一个家庭里,夫妻二人可以买;
而小孩、老人不承担家庭经济责任,都可以不用买。
给未成年人买了寿险的,孩子身故时,赔付也会受监管限制;哪怕买了50万保额,身故保险金也不一定全额赔付。
所以说给孩子买重疾险,真的没有必要选含身故的产品,应该重点考虑重疾保障是否全面。
(2)少儿重疾险,如何区分是否含身故责任?
只讲清楚坑在哪,这或许还不够。
因为还有很多家长,并不知道专心君说的这类少儿重疾险长啥样,自然没办法“精准避坑”。
下面,专心君简单教你辨认之法:投保时,第一看投保的险种,第二要看产品的保障责任。
一般来说,我们不建议投保的,是如下这两种产品:
【主险终身寿险】+【附加重疾险】的组合型产品
这类组合型产品大多在线下保险公司销售,其中最典型的是这一款某某福:
投保险种有3种,其中51万保额的就是终身寿险。
这类产品虽然已停售,但是大家可以翻翻家里的保单,看看自己有没有给孩子买过这类保险。
如果买了,权当花钱买个教训,以后买保险一定要格外注意防范,避免踩坑。
强制捆绑身故赔保额的重疾险
随着国家监管的日趋严格,上述组合型产品目前已经不允许再卖了。
但是,保险公司可是有精算师的,只要把主险终身寿险强制捆绑到重疾险合同中,合二为一,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保险公司正是这么做的。
如今他们主推的新款少儿重疾险产品,保障责任长这样:
可以看到,投保险种确实只有一份主险重疾险了。
但是在保障责任中,身故赔保额已经被强制捆绑进去了。
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换汤不换药的操作,价格很贵,坑你依旧没商量。
避坑2:“返还型”重疾险千万别买
这种号称“有病赔钱,无病返钱”的保险,从底层逻辑上就完美戳中了许多人渴求“保本”的心理,非常具有迷惑性!
在此,专心君郑重提醒大家:重疾险最大的坑,恰恰藏在“返还”这项责任中
(1)什么是返还型重疾险?
返还型重疾险,指的是保障到期后仍生效,且没有发生过重疾理赔,就能返还满期保险金的重疾险。
满期保险金=年交保费X交费年限,说白了就是总保费。
从责任上看,返还型重疾险,既可以提供重大疾病保障,又能提供保费返还责任。
但是,这项返还责任,并不是保险公司白送你的,而是需要多交一大笔钱;
然后,保险公司拿去投资,多年后再返还给你的。
(2)返还型重疾险有多坑?
为了方便你理解,下面我会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讲讲返还型保险到底坑在哪。
以支付宝上的2款少儿重疾险为例:
一款是纯消费型,叫做【真爱少儿重疾升级版】
另一款能返还保费,叫做【健康福少儿重疾险(返保费)】
但其实这两款产品在疾病保障上,不能说很像,只能说一模一样:
二者的唯一区别在于:
右边的返还型产品,比左边的消费型产品多附加了一份返还型年金险,满期可以返还160%的保费;除此之外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再看价格:
消费型重疾险只需要167.6元,而返还型产品却贵出了3~4倍,每年要交1100多块。
多花了几倍的价钱,结果和消费型产品相比,保障期限都是30年,保的责任也都完全一样。
明眼人都知道,放着更便宜的消费型保险不买,反而去买返还型保险,其实就是看中了30年后的保费返还。
然鹅,想要拿到这3万多块的保费返还,你得等到30年之后。
而30年之后的3万多块,真的还如你想象中一样那么值钱吗?
30年,说一句沧海桑田也不为过,靠买返还型重疾险,是发不了财的!
除了价格这一因素外,返还型重疾险还有个BUG:
万一你在中途出事申请重疾理赔了,那么到期后也没得返还了,白白浪费多交的一大笔钱
所以说,返还型重疾险,真的是谁买坑谁!
以上,我是拿保30年的少儿重疾险举的例子,很多人觉得这一千多块的保费好像还不是很贵啊?
但如果换三四十岁的成年人,买返还型重疾险价格最少得一两万。
可以很直白地告诉你,没有哪一款保险可以兼顾好保障和理财的!
如果你不是家里有矿,真的就不要考虑这种产品了。
90%的普通家庭,选择消费型重疾,就已经完全足够了。
避坑3:绕开保障责任“大而全”的重疾险
买保险,很多人都追求一步到位,想一次性把所有该买的保险都买齐。
不是说这种需求不对,而是这样买,真的很容易被坑。
比如,市面上有些保险公司闻风而动,瞄准你“保障越多越好”的需求,开发出了一种“大而全”的全家桶产品。
(1)什么是“大而全”的捆绑型重疾险?
简单来说:即是一款主险合同下面,附加了上十份附加合同的重疾险。
除了重疾险外,还囊括了定寿、长期意外、医疗险等多项险种。
多达十几种保障一次性买齐,你感到便捷了吗?你想要的安全感有了吗?
但很可惜,捆绑型保险坑就坑在,它给你的安全感是虚假的!
(2)“大而全”捆绑型重疾险坑在哪?
虽然捆绑型重疾险的保障责任多达十几种,但并不代表这款保险能防备十几种风险,因为很多保障都是共用保额的!
例如重疾、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你虽然只要赔了其中一样,其他的就不会赔了。
其次,这类捆绑型产品还贵得离谱。
因为保障责任多,它每一项责任都收一遍钱,叠加一起,就非常贵;
但因为是“全家桶”,你也不方便与其他产品去比较。
举个通俗点的例子:你本来只想买个香蕉苹果,结果一顿忽悠之下,给了你一个水果大礼包。
不仅价格贵的离谱,可能里面还是烂水果,搁你身上你乐意吗?
另外,扩充一个知识点:
目前我国的人身险公司多达89家,每家保险公司,每年都在不断的开发新的保险产品。
所以你怎么保证,你在一家保险公司买齐所有保险,而他家每款保险,都是全行业最好的、性价比最高的呢?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贪图省事,盲目买这种大而全的保险。
建议大家买保险还是要多花点心思、多家对比,只有货比三家才能不花冤枉钱。
避坑4:慎选便宜的一年期重疾险
支付宝上的健康福重疾险,是知友们平时问的比较多的一类产品。
不仅保障好,最关键的是价格非常便宜,和一般的长期产品相比,价格可能只是后者的一个零头。
所以很多人都问我:“一年期重疾险那么便宜,为什么你不推荐我买?”
郑重提醒:大家一年期重疾险可能存在的如下隐患:
:大部分一年期重疾险一旦停售,是没有办法续保的,比如支付宝上的健康福一年期重疾险,如果在保障期间发生过理赔,就会影响购买其他重疾险;
:一年期重疾险年轻的时候保费很便宜,但是由于它使用的是自然费率,年纪越大,保费越贵。
以某一年期重疾险10万保费的续保价格为例:
如果长期投保,累积下来的总保费,可能比买长期的重疾险还贵不少。
所以一年期重疾险只适合没钱的时候临时过渡,或者当前重疾保额较低,用来加保,并不适合长期拥有;
综合以上两点隐患,我认为当我们预算及其有限的时候,可以购买一年期重疾险;
但从长期获得稳定保障的角度出发,还是建议购买长期的重疾险。
避坑5:重疾险确诊即赔?不可信!
“重疾险是确诊即赔的,只要确诊就能马上赔钱治病!”
注意:以上这句话正是保险行业流传最广的销售误导之一,已经有无数人因这句话被坑了!
虽然专心君一直都强调重疾险非常重要,平时也极力建议大家最好都配置一份重疾险。
但是作为一名保险科普从业者,绝对不应该在大家最关心的理赔上忽悠大家,向大家承诺重疾险根本做不到的东西。
如果这样做,不成了赤裸裸的欺骗。
那么,重疾险究竟是怎么赔的呢?赔付方式有哪些?
今天,专心君就在这里帮大家解开这个谜题。
其实,重疾险的赔付方式跟所患的疾病有关,按照不同病种的理赔标准,重疾险的理赔方式分为三大类:
只要明确诊断该疾病,就能找保险公司申请理赔,这种是赔付方式上最便捷的。
而能确诊即赔的疾病,只有几种,常见的有大部分恶性肿瘤(即各类癌症)、多个肢体缺失等。
光确诊大病还不行,还必须先行做了某种手术,才能找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约定手术包括经常听到的器官移植、干细胞移植、心脏搭桥等。
光确诊大病还不够,还必须达到了约定的状态,才能找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比如说深度昏迷:它的理赔条件为必须持续深度昏迷96小时。如果持续昏迷时间达不到约定状态,那么当然是不能理赔的。
总之,重疾险并不是所有疾病都能确诊即赔。
有的疾病的理赔,会设立较高的门槛,有的甚至看上去非常“严格”。
其实重疾理赔有门槛,并不是保险公司为难大家。
而是能称为 “重疾” 的,必须是治愈难、花费高、危害性大的疾病。
如果得一些小病小痛,就能拿到高额的理赔款,那么大家必定都会去抢着买;
赔付率大大上升,保费也会大幅上涨,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大部分人都买不起重疾险。
当然,重疾险的理赔门槛虽然普遍较高,但是近些年,保险公司新开发的轻症、中症,已经有效降低了重大疾病的理赔门槛,在疾病还处于早期的时候,就能早发现、早治疗、早理赔,更加人性化。
比如说恶性肿瘤-重度,按重疾是赔100%保额;
但较为轻度的恶性肿瘤或者原位癌,也可以按轻症赔,一般能赔至少30%保额。
而且,轻症、中症赔付后合同继续,以后有重疾,还能继续赔。
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重疾险部分病种理赔条件虽然严格,但是并非不能接受。
2、重疾险挑选6大攻略
对于成功避开以上五大坑的朋友来说,接下来这部分内容,或许更加重要,一定要看仔细了!
这部分是针对大家在购买重疾险中的问题,提供的一些挑选建议:
包括但不限于附加责任怎么选?保额买多少?怎么缴费比较划算?
这些购买中的问题,保证你一次性搞懂!
攻略1:重疾险保的疾病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现在的重疾险,很多都保障80种、100种,甚至120多种重疾。
如果只看病种数量,很容易会陷入“病种多=保障好”的误区。
其实早在 2007 年,保险行业协会针对 25 种常见重疾制定了统一规范,并要求所有重疾险都必须包含最高发的 6 大重疾。
而根据2021年重疾险新定义的要求,重疾险的病种规范再次得到扩充,由原来的25种增加至当前的28种: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