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到底有什么用?妇科疾病影响买保险吗?
4月21日,我国首批国产HPV疫苗获批,5月起可预约接种。会长的朋友圈里,对此事的讨论也是一直没停过。前几年就有就有同事跑到香港去打了九价,来来回回除去疫苗的钱,还在路上也折腾的不轻。现在有了国产的二价苗,对于经济条件不是那么富裕的女性朋友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借着这件事呢,会长今天想跟大家伙唠一唠关于妇科疾病“带病投保”的问题。
一、关于HPV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癌症,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
而97%左右的宫颈癌,都是由于HPV的长期持续感染导致的。其中约有70%与高危型HPV16\18型相关,还有一些高危型包括31、33、52等。
HPV感染很常见,有性生活的女性很大一部分都可能感染过,但只有持续感染才可能发展为宫颈癌。
感染途径有多种,性传播、间接接触(共用浴盆、坐便器等)、母婴等等途径。
其中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而且要特别注意,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传播HPV病毒。
那么HPV疫苗就很好理解了,就是为了预防宫颈癌的。
二、9价、4价、2价有什么区别?
HPV病毒目前已知的约有200种亚型,导致宫颈癌的主要为其中的14种。
在这14种里,HPV16、18型这两种感染引起的宫颈癌占了80%以上。
2价疫苗就是预防HPV16、18型两种病毒的。
那么同理,4价就是在2价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种可预防的病毒,9价就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另外七种。
理论上说,价数越高,可预防的病毒亚型就越多,预防效果也就越好。
但是前面也说了,HPV16、18两种已经占了80%以上,所以4价、9价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实质性的提升不大。
而且根据中国的临床数据显示,2价能预防的两种病毒亚型甚至可以覆盖90%的宫颈癌风险。
打了HPV疫苗后就不会得宫颈癌了吗?
不是。
疫苗只是预防,降低宫颈癌的发生,而且只是覆盖了2种、4种、9种等有限数量的病毒亚型。
而且疫苗也不能预防性传播疾病。
所以即使接种了疫苗,依然有发生宫颈癌的可能。
而且HPV疫苗对9-25岁之间尚未有HPV暴露者有比较好的效果,对于已经有性生活或者 HPV暴露的女性,效果会有所下降。
所以接种疫苗只是预防一种疾病,预防其中的部分风险。
除了通过疫苗、定期筛查这些“预防发生”的措施,我们还应该做好“发生后”的风险预防措施。
直说吧,买保险,以防万一,准备看病钱。
那么有妇科疾病,影响买保险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买保险首先要过健康告知这一关。
三、健康告知中的妇科疾病
健康告知中常见的与宫颈相关的询问有宫颈糜烂、宫颈炎、HPV或TCT异常。
听到宫颈糜烂,好像挺严重的?
但其实不是这样。
宫颈糜烂在十多年前被视为一种疾病列入医学教科书,但08年的时候就从教科书里剔除了。
宫颈糜烂现在代表的只是一种症状,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病理性症状。
【生理现象】
宫颈部有两种细胞:鳞状上皮细胞和柱状上皮细胞。
柱状上皮细胞的颜色是嫩红色,能看到血管,所以肉眼看起来就像是“糜烂”。
当女性雌激素水平比较高,柱状上皮就会呈外翻状态,叫做“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这种就属于生理现象,不是疾病,不用治。
对于生理现象的宫颈糜烂,寿险、重疾险、医疗险都会正常承保。
【病理性症状】
但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或者肉眼无法识别的早起宫颈癌,也都有可能呈现宫颈糜烂,这种就属于病理性症状。
所以当体检报告上出现“宫颈糜烂样改变”这样的字眼时,先不要慌张。
想知道到底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还是病理性症状,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做TCT检查。
TCT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能比较准确的发现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争取在将宫颈癌控制在癌前病变阶段,阻断向宫颈癌的转变进程。
TCT的检查结果可大致分成三类:
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和恶性肿瘤
鳞状上皮细胞异常
腺上皮细胞异常
如果是“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和恶性细胞”,那可能是单纯的慢性宫颈炎,也可能只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慢性宫颈炎,寿险和重疾险都可以标题承保,医疗险有可能会除外承保。
如果是鳞状上皮细胞异常,就需要再进行HPV检查,或者是进行阴道镜或子宫活检。
如果进行过相关检查,不知道还能不能买保险,可以对照这个表格参考一下。
但是每款产品健康告知的询问范围、智能核保的严格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可能这款被拒保,而另一款有机会除外承保。
四、核保结果
核保结果有5种:正常承保、加费承保、延期承保、除外承保、拒保。
能正常以标体承保自然是最好的。
1.加费承保:
比如体重过重、BMI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保险公司认为这类人群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等疾病的风险比较高,赔付概率比较大。
为了规避部分风险,保险公司就会让我们多交点保费,然后正常承保。
对于“带病投保”的人群来说,这种核保结果和承保方式可以说是最理想的了。
虽然多交了点钱,但保障责任没有缺失。
2.延期承保:
保险公司认为被保险人当前的身体健康状况,超出了保险公司预计可承担的风险,无法正常承保。
但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期后,或经过治疗后,可治愈、无其他异常情况下,就可以满足正常承保条件了。
那么保险公司就会给出“延期承保”的结果,等被保险人符合正常承保条件了再说。
3.责任免除:
责任免除就是,在投保时已有的症状(或疾病)在以后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疾病,不承担责任。
举个例子,现在承保时血糖偏高,但检查了没有糖尿病,那么保险公司有可能就做出“除外糖尿病责任”的决定,然后承保。
这类核保结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甲状腺结节。
投保人八年内有甲状腺结节,但满足核保条件,最终核保结果是“除外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癌责任”,其他疾病的保障不受影响。
这种虽然保障责任有部分缺失,但保险公司也是为了控制风险,而且不管怎么说我们也是买到了保险。
4.拒保:
这是最坏的结果了。
如果是线下保险经过人工核保被拒保,是会留下拒保记录的。
拒保记录对以后购买保险有很大影响。
一般健康告知中都会询问到。
但是线上智能核保是不会留下任何记录的,无论是拒保还是延期、除外,不会对以后投保有影响。
所以如果身体有些疾病,要优先选择支持智能核保的产品。
五、妇科疾病筛查
会长接触过不少女性患癌理赔的案件,大部分客户都感叹过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每年体检都没啥大问题,一查出来癌症就是中晚期了呢?
因为普通的体检对癌症的筛查是没有用的。
人体的肿瘤从一个正常的组织演变成一个直径0.5-1cm左右的实体瘤,这个过程大概需要8-10年。
在这整个过程中,是很难被b超或x光看到的,需要进行特定的癌症检查项目。
一般建议女性在25岁以后,每3-5年进行一次TCT和HPV的检查,用来筛查早期的宫颈病变。
在35-40岁以后,每1-2年进行一次TCT和HPV检查,增加一项乳腺钼靶检查,用来筛查乳腺癌。
此外最好每年定期进行B超检查和内分泌检查以及其他常规体检。
但是,但是,买保险前,如果没有特别不适的情况,短期内就不要去体检了!
千万不要抱着检查出来有问题了再去买保险的心理,因为保险公司不是冤大头。
保险就是未雨绸缪,基于白纸黑字的保险合同,互相对赌。
我们跟保险公司赌,会出险,能拿到理赔;
保险公司跟我们赌,不会出险,不用赔。
明知道你会出险要理赔,保险公司怎么可能再卖给你保险呢。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