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保险需谨慎 看好合同再签字

几年前,保险业务员在向李先生的母亲推荐保险时,称一旦投保,每年都有一定的利息,就跟“银行”一样。然而几天前,李先生和母亲意外地聊起,才发现合同上写的跟业务员说的不一样。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还能要求退保吗?
迟到的“真相”
几日前,李先生和母亲在饭桌上偶然谈起买保险的事。母亲说道,之前自己买过一份大病保险,想起来还能拿到利息。“业务员说,这个利息就跟银行(存款利率)一样。”
买保险能有跟银行一样的利息?那不是相当于存款?李先生觉得不大可信,就让母亲把当初签订的保险合同拿出来看。
上上下下地看下来,李先生发现,根据合同上所写,“交20年,总共52000元。30年后,也就是我妈80岁左右的时候开始领,一次性领54000元。相当于交30年,才多拿了2000元,算下来才百分之零点几的利息,远远不到银行存款的利率。”
李先生欲退保险
母亲购买保险合同是在2007年7月,至今已经交了6年,共15000元左右。据李先生母亲描述,当初签合同还是在交了钱之后,合同也没有细看,全按保险公司业务员所说的来。
李先生有一种“上当”的感觉,“真应该看好合同再签。”他决定替母亲退掉这份保险,便打电话给该保险公司在萧山的支公司。对方在听了李先生的描述之后,查了李先生母亲口中这位业务员的名字,并告诉李先生,这位业务员现在已经辞职不干了。时隔多年,恐怕要再追究就困难了。
尽管如此,保险公司还是答应退保,但中途退保的具体数目要根据合同上的条款来,投保时间不同,金额也不同。按照合同,李先生的母亲能退9000多元。
“可是这样就相当于我损失了6000多元。”李先生认为保险公司的做法有失公平。为此事,李先生向本报“法律百事通”栏目打来电话求助。
律师提醒:看好合同再签字
浙江法君律师事务所的王汀律师在听了李先生的描述之后,给李先生的首要建议是:向有关部门投诉。
王律师表示,在保险行业业界确实存在着李先生母亲所遇到的这种情况,保险业务员所说的情况跟实际情况有所出入。所谓的“实际情况”指的是合同上的约定。“保险公司的说法也是有依据的。”王律师说,因为法律上以双方签订的合同为准,如果投保人中途退保,具体做法可以参照合同中的相关条例。
以此同时,王律师便是李先生针对当初保险业务员的不如实告知的行为到其的上级部门进行投诉,如果上级部门不能受理,杭州分公司投诉;同时李先生也可以向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投诉。此外,王律师还表示,李先生在投诉的时候要把诸如先交钱后签合同等涉嫌违规操作的地方都罗列出来,根据实际请款反应具体事实。经保险行业协会查证属实后一定可以得到圆满解决。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