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保案例,保险骗保上黑名单
档口年年“水浸”上了黑名单
广州某布匹市场的刘先生最近三年不太走运。刘先生的布匹小档口生意不大,可三年来,年年遭遇水浸。“幸运”的是,刘先生很有先见之明地为货物投保了财产险,因此,每遭水浸,刘先生的“损失”总能挽回。多的时候损失十几万元,少的时候也有七八万元,三年下来,刘先生向保险公司报案的损失也已高达约30万元。刘先生的“遭遇”引起保险公司关注。保险公估公司调查人员查证后发现,刘先生每年遭遇水浸的货物基本一样,“我们甚至怀疑事主上年被水浸的货物,下年又拿出来泡一泡,向保险公司报案。”不仅如此,刘先生三年投保的保险公司也各不一样。“三年投保了三家保险公司,基本上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调查人员分析。多方查证后,刘先生“假水浸、真骗保”的事实昭然若揭。保险公司最终上报行业协会,将刘先生列入了保险“黑名单”。
酒驾“顶包”骗保增多值得关注的是,车险酒驾顶包这类“软欺诈”也出现增多趋势。
今年7月下旬,一名深圳保时捷车主王某在酒吧喝酒至凌晨,随后驾车离开。行驶至海田路口时,与一辆泥头车相撞。王某及车上的一名女乘客弃车逃逸。一小时后,一名陈姓男子来到事故现场声称是保时捷司机,但泥头车驾驶员指认陈某撒谎。后经公安部门询问教育,陈某对“顶包”行为供认不讳。保险公司透露,车险酒驾顶包类“软欺诈”中,肇事者一方面不敢报警,另一方面又心存侥幸、向保险公司报案理赔时隐瞒酒驾情节。主要采取两种方式造假,一是事故发生后弃车逃离现场,酒醒后自己报案,虚报事故时间和原因。二是事故发生后,求助亲友,找人“顶包”报案。广东省保监局表示,已经注意到车险酒驾顶包这种新型保险欺诈形式增多。相关负责人表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可能涉及的法律责任;认为即使被识破,充其量不过是被拒赔”。根据和相关规定,保险公司有权拒绝酒驾赔偿;对于酒驾“项包”的当事人,公安机关也可以交通肇事罪、包庇罪等罪名追究其刑事责任。广东保监局透露,广东保险业今年积极配合公安部门“破案会战”专项行动,向公安部门移送涉嫌保险欺诈案件线索35起,涉案保险金额2789万元。广东保监局同时表示,已设立专门的反保险欺诈处室,推动行业建立反保险欺诈工作机制。使用身份证件须谨慎分析过往案例,广东保监局提醒消费者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如在一些假保单案件中,有的保险消费者过于轻信,将身份证原件或者复印件交给保险销售人员代为办理保险业务,被保险销售人员私自代办银行账户,导致客户资金损失;有的保险消费者直接将保费交给营销员,对营销员出具的收据和保单没有核实真伪,直到出险理赔时才发现情况异常;在部分车险诈骗案件中,有的保险消费者为图省事,将身份证件直接交给汽车修理厂代办理赔,被不法分子用于制造虚假事故,影响了自身出险次数和投保信用。广东保监局提醒,消费者在投保后可及时通过电话或网络查验保单真伪;不要轻易将身份证件原件或复印件转交给人代办保险业务;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主动向保险公司或公安部门举报。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