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一万小白领的理财心路:余额宝、有利网、星投资

付希娟 与很多人一样,楼主是一个从外地来上海打拼的80后上班族,经过三四年积累,现在拿着让家乡人艳羡、在上海依然苦逼的万元月薪。个中滋味,同年龄段的外乡人应该都有共鸣。 收入低花销大,不仅我养成了精打细算的“上海人”性格,也让我走上了理财之路。
一年多来,从余额宝到P2P再到P2B,我的理财之路说不上精彩但也算得上典型,现分享出来,希望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余额宝:我的网络理财引路人 不得不说,像我这样没金融知识、不懂股票和基金的“屌丝”,要感谢余额宝把我带入互联网理财的大门。
2013年7月中旬,也就是余额宝推出后的一个月,我就投入了余额宝的怀抱,一下子把几年来积累的5万元资金全部存入了余额宝。
当时,我的这一“冲动之举”着实让身边不少朋友表示担心,不过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我本着对马云和阿里的绝对信任,对此丝毫没有怀疑过,当然背后还有一层考虑——与其放在银行悄无声息地贬值,不如换个更灵活方便的方式,收益什么的先别管,大不了就当存支付宝。基于此,以后我每月的工资从银行过个路后,都会悉数转入余额宝。
后面的情况相信大家都比较清楚,余额宝的确给普通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远高于银行活期利息,也高于银行1年2年3年5年定存的利息。当然经过多的发展,余额宝随着银行的反击,收益也下滑到如今的年化4.1%多,但即便这样,它的收益依然要秒杀银行活期,高于银行1年2年定存,与3年定存利息基本持平。
因此,与很多人大谈抛弃余额宝不同,我还是把每月收入的十分之一存入余额宝,作为临时花销之用。 初识P2P:从有利网开始 当然,作为一个在上海滩打拼的“屌丝”,多少也习得一些上海人的精明;随着收益更高的P2P网络投资理财兴起,“趋利”的我开始将部分资金转移到P2P平台,而这次我选定的第一家P2P平台是有利网。
之所以选择有利网,是听QQ群里的人说有利网董事长任用的父亲是先声药业董事局主席,而且有利网据说还是中国第一家拿到著名投资机构软银(也就是投资了阿里巴巴的那个)投资的P2P平台,总之是基于一种实力的认可吧。
不过,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已具备一定理财经验的我并没有全部“转仓”至有利网,而是拿出1万作为实验金。后来才逐步投入资金,但选择的都是比较有名的P2P平台,除有利网之外还有陆金所、积木盒子、安心贷等。 初期,有利网、陆金所和积木盒子这些平台还是挺好的,不用抢标,网站体验好,使用起来非常舒服。
但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抢标变成了常有的事,对于上班比较忙的我基本上就掉队了。再接着,后面有利网项目的期限也拉长了,多是18个月,24个月标,利率一降再降,12%、10%,8%……还玩等额本息(实际收益差不多要打对折),有利逐渐丧失了对我的吸引力。
转投P2B:结识星投资 2014年三四月份时候,专门做个人对企业的P2B分支平台兴起,市场上出现了星投资、理财范、企易贷等好几家做P2B的。由于当时国家开始重视互联网金融,要求平台服务实体经济,所以P2B在那段时间得到集中曝光,风头很盛。
曝光度是一回事,真要决定投资P2B,是因为我考虑到个人对个人的P2P存在信用缺失的问题,弄不好哪天中一雷,之前投资的收益都不够赔。而企业是有业务在运营的,钱生钱就有钱还,而且违约成本相比个人要高很多。
而选择星投资,一方面是同事兼大学同学兼好哥们的介绍,另一方面也是看重星投资更偏金融一些,这些从创始团队的出身、运营的方式都能看出来,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明显要低调慎重得多,与互联网系拼嗓门大的方式截然不同。
从去年四月份开始,我逐步把投资有利网的资金转移到星投资。算算到现在,自己前后在星投资平台投入的理财资金也有15万多,平均年化收益在14%左右,平均期限6个月,截至年前赚取收益11000余元。选择P2B我从星投资开始后,我又把部分回款已支付保费和赚取的利息在银豆网、金银猫等P2B平台做了分散投资,形成一个主平台+多个辅助平台的投资组合。
自此,我的互联网投资历程就从余额宝到P2P再到P2B,进入了第三阶段。套流行的说法就是,我的网络理财进入了3.0时代。
最后在总结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毕竟理财是自己的事的根据自己的情况定。
第一、理财得跟上潮流,一般初期进入的都有一个获益得黄金期,现在连余额宝都还没用的人基本可以告别互联网金融理财了;
第二、平台大了就开始刷流氓,那时小额投资人便得不到重视,所以无论是选择P2P还是P2B平台,都不要只选交易量大的(最新消息显示美贷网交易量22亿照样出问题),要选最重视你的;
第三、分散投资分散风险,但又不要搞得太麻烦(我听说有人投几十个平台的),最多的时间还是要花在提升自己能力上,这样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未来才比较有盼头。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