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这几项;十分钟教你看懂保险合同

现在的生活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保险了,随着各种保险的出现,保险合同也一起出现。人们买保险就是为了买一份放心,安心。可是当你买保险的时候,只会有人告诉你,什么样的保险让人放心,但从来没有人告诉你, 保险合同该怎样看,谨慎签合同才能更放心啊。今天教你十分钟看懂保险合同,让保险更加放心,更安心!
投保书 投保书又称“投保单”,是投保人向保险公司申请订立保险合同的书面要约,通常由保险公司事先准备、具有统一格式的书据,投保人必须依其所列项目一一如实填写。(如填写的内容不实或故意隐瞒、欺诈,都将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 投保书虽非正式合同文本,但一经保险公司接受后,即成为保险合同的一部分。 投保书主要包含3大部分:1.基本资料:包括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受益人姓名、保费垫缴方式等;2.告知事项:包括被保险人职业、身高体重及健康状况等;3.声明事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授权及同意事项。 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 1投保人 指与被保险人有保险利益,向保险公司申请订立保险契约,并负有交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投保人的权力有:1、指定各类保险金的受益人;2、申请契约变更;3、申请保单贷款;4、终止契约。 投保人的义务有:1、缴纳保险费;2、被保险人职业变更与保险事故发生之通知;3、告知义务。 2被保险人 是指保险事故发生时,若遭受损害,则有权利享有赔偿请求权的人。通常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为同一人,但也可是不同的人。不过若不是同一人,则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才能向保险公司投保。 保险利益有以下四种:1.本人或其家属,例如:父亲为子女投保。2.生活费或教育费所仰给之人。3.债务人,例如:债权人为债务人投保。4.为本人管理财产或利益之人。 3受益人 指被保险人或投保人约定享有赔偿请求权的人,因此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都可以是受益人,也就是当被保险人发生事故时,可依保险合同规定,受领保险公司所给付的保险金。 一般来说,受益人可区分3种:1.为“指定”:也就是由投保人在投保书上指定受益人;2.为“约定”:即合同约定受益人为特定人,例如住院医疗险或残废保险金,就是采用约定被保险人本人为受益人;3.为“法定”:指未指定或约定受益人时,即由法定继承人领取保险金,但要注意的是,若未在投保书上指定法定继承人为受益人,则到时领取的保险金将会被课征遗产税。 保单犹豫期 “犹豫期”也就是反悔期,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险合同后10天内(某些特殊情况可能有更长一些时间)在这个期间如不同意保险合同内容,可将合同退还保险人并申请撤消。 犹豫期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如果因为特殊情况无法及时接收保单,最好提前通知保险公司。其次,收到保险单后,一定要亲自填写保单回执,并注明日期。因为保险公司对犹豫期的认定,是以回执日期为起始日进行计算的。再次,投保人必须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对自己还不够了解、或理解有偏差的内容,要及时向代理人询问,以免误保。 观察期 所谓的“观察期”也称为免赔期间,是指保险合同生效之日,经过一段期间后,保险公司才开始负给付责任,这段保险合同生效之日,到保险公司给付开始的截止的期间,就是等待期间,故又称为“免责期间”。 观察期是一般用在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这几类健康保险中,首次投保时保单中常规定一个等待期或观察期,普通住院类医疗保险观察期一般为60天或90天;在重大疾病保险中,观察期一般为90天、180天,甚至一年。 被保险人在观察期内因疾病支出医疗费用或收入损失,保险公司不予承担赔偿责任。等待期或观察期结束后,保险责任才正式生效。这也是保险公司一种简单的规避有些人带病投保,保护大多数客户利益的方式。 除外责任 所谓除外责任,是指保险合同中规定保险公司不负给付保险责任的范围,一般在保险条款中明文列出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的范围。所以,什么应属于保险责任,什么不属于责任免除,就一清二楚了。 当某一事件发生时,我们先看它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如果不属于保险责任;如果属于保险责任,我们再看它是否属于责任免除,如果属于责任免除,保险人仍不用负责;如果不属于责任免除,保险公司就要负责给付保险金。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看清保险合同约定的除外责任范围。 保费豁免 所谓保费豁免,是指在保险合同规定的某些特定情况下导致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时,由保险公司获准,同意投保人可以不再缴纳后续保费,保险合同仍然有效,以保障客户的权益。 保费豁免最早出现在少儿险中,当作为投保人的家长遭遇不幸丧失工作能力时,没有经济收入的孩子仍可继续获得保险的庇护,受到普遍欢迎。目前不少保险公司推出的养老险、终身险、两全险也也有豁免功能。保单附加了保费豁免功能,避免比如失业、伤残等带来的经济困难,保费免交,保单保障仍有效,现金利益的领取依然有效。因此,保费豁免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