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新规出台后如何保障乘客安全

网约车泄露乘客隐私可罚1万元、巡游出租车拒载绕道最高罚2000元,今后乘客的利益将得到更多保障今天起,又有一批新规正式实施,其中就包括关乎百姓日常生活中经常乘坐的网约车和出租车新规。
网约车一度经历了身份是否合法的争议,网约车带来的乘客权益遭侵害、维权困难等负面事件也让公众对网约车的安全性产生质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一经公布,各地就议论纷纷,对此新政解读也甚嚣尘上。本月1日,网约车新政开始实施,我们在探索网约车监管法规方面真正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暂行办法》首次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处于尴尬地位的网约车将纳入出租车管理范围,受法律保护也受法律约束。承认满足条件的私家车按照一定程序转化为网约车,泄露乘客隐私和拒载绕道等违法行为都会处以罚款,这些规定无论是对于网约车司机还是乘客来说,都是一颗定心丸,给网约车司机合法运营和乘客安全乘车上了份大大的保险。
网约车的高准入门槛是保障安全出行的第一道关卡。《暂行办法》规定行驶里程达60万公里时强行报废,未达60万公里但使用年限达8年时,要退出网约车经营,这些高要求都是保障行车安全的一道防线。
网约车司机的严格准入条件是确保公共安全的安全栓。对网约车视为洪水猛兽的人,无外乎忧心安全隐患。乘客网约车时无从辨认司机是否值得信赖,出行是否安全。《暂行条例》将分散的、难以管控的司机严格约束,从源头上切断具有交通肇事、酒后驾驶等不良记录的驾驶员准入,是对乘客的负责,对维护出租车市场健康运行的负责。北京、上海等地对网约车司机户籍的限制,杭州要求网约车司机取得杭州市户籍或在杭取得浙江省居住在6个月以上,都从准入门槛方面为网约车司机的监管提供了可行依据。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今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的这句口号正提醒我们网络安全的全面化趋势,与我们出行息息相关的网络约车也概莫能外。与《暂行办法》同日起正式施行的还有《刑法修正案(九)》,其中网络泄露个人信息正式入刑。网约车司机和约车平台掌握着乘客联系方式和经常进出地点等敏感信息,涉及线上和线下,尤其需要格外的注意。
法之所禁,不能违背。法规涉及的网约车平台也不能免责,要想真正给人们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还需要网络约车平台和监管加油给力:始终做到细致筛选,确保网约车资质申请符合规定;认真培训,对网约车司机进行充分核查;严格管理,完善网约车引入和清出机制,给乘客一个安全、便捷的服务。
网约车不是洪水猛兽,无需害怕。但是,网约车的运行也不能一路绿灯,毫无规矩。网约车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对网约车的严格监管更是保障健康出行,确保交通安全的必须。令行禁止,希望网约车新规定能规范出租车市场,给人们出行一个安全、放心的保障。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