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进城务工人员医保IC卡;全国看病“一卡通”

今年22岁的小魏是河南南阳人,长期在浙江一带打工,换了多个工作,但没有老板为他上过医疗保险。小魏原本可以在老家办新农合,可他认为跨省不能报销并且不方便所以没有交过钱。目前,像小魏这样的在外务工人员还有很多,由于长期换城市工作,他们没有任何医疗保险服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这种现象得到代表、委员的关注。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全国政协委员高春芳、王超斌呼吁,河南是在外务工人员最多的省份,农民工做的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一定要解决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
也有代表委员认为,只要城乡医保可以合并,农民工医保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昨晚,本报在全媒体平台进行的调查显示,很多网友支持建立全国通用的农民工医保IC卡,更期待城乡医保合并。
驻豫全国政协委员高春芳调研:
新农合障碍多,进城务工人员难享用
驻豫全国政协委员高春芳说,他去年看过的一篇关于农民工医疗困境的报道,这位农民工得的是风湿性心脏病,需要六七万元进行治疗,可他没有任何家底,没有参加务工地的医保,新农合又远水解不了近渴,只好选择卖子治病这种极端的办法。
高春芳说,进城务工人员往往从事着城市中最脏、最累和最危险的工作,最需要的是医疗保障,可往往这个最基本的保障无法实现。
如何让进城务工人员也享受到均等的医疗保险服务,如何让他们在城市放心工作这些问题,成为推动他开展调研、考察农民工医疗保险现状的动力。在考察中,他发现,各种医疗保险政策各自为政,医疗保险呈碎片化趋势,是导致进城务工人员无法享受到完整的医疗保障的原因。
农民工司令张全收:
农民工流动性大,用人单位多逃避医保
多年来与农民工打交道,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农民工司令张全收在农民工权益方面最有发言权。他说,我多年来与农民工接触,几乎没有看到有哪个用人单位为他们办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
他认为,因为农民工流动性太大,经常换工作地点,而我国现有的覆盖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制度,都遵循属地化管理原则,各地制度各自为政,几乎无衔接。
驻豫全国政协委员王超斌也认为,农民工应有的医疗服务无法得到保障。农民工收入不高,很难负担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缴费,很多人即使交过了,换个工作地点后,又无法得到延续。
王超斌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有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设计时,仅仅出于降低医疗保险缴费负担的考虑,使参保农民工群体一旦退出劳动领域,停止缴费,就失去了相应医疗保障。
高春芳委员建议:
城乡医保统一,农民工医保IC卡全国通
高春芳建议,想要给农民工一个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就要逐渐剥离户籍制度与消费品分配和权益保障之间的联系,取消其背后的不公正待遇,回归户口是人口登记的原本功能,给流动人口和其他居民以国民认同身份。
同时,建立全国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将目前各项医保制度由社会保障部门、卫生部门等分而治之整合为由一个部门主管,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信息之间的联网对接。
另外,建立健全农民工医保IC卡管理制度,农民工可以持IC卡缴费和到医疗机构就诊,医保管理部门凭IC卡号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查看农民工缴费和就诊记录,跟踪农民工参保和就诊情况。在条件不成熟时,IC卡在全省范围内适用,全国医疗保障信息平台联网后,可以实行全国一卡通。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