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要看清合同属性和条款
“存定期存款?您还不如买理财呢?”市民陈大妈去银行存款,结果19万元资金全部变成了保险。记者在南京多家银行网点调查发现,近期保险人员身穿制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将客户存款忽悠成保险的现象又有抬头。
市民陈大妈告诉记者,她去南京一家银行准备存定期存款,大厅里有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地帮她介绍了一款理财产品,说是收益肯定比定期存款还高,每年有保底收益外,还有分红,而且还送保险。于是她就将19万元资金全部买了这款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回家后,幸亏她女儿及时发现,才知道自己竟然买了一款保险产品。去银行存款,怎么会买成保险呢?
记者在网上发现,跟陈大妈有同样经历的人还不在少数。那么去存款的人怎么会被忽悠买成保险的呢?昨天记者以顾客身份来到新街口一家银行网点。记者拿了号之后就等着办理业务,这时候一位穿着制服、胸牌插在上衣口袋的工作人员上前询问记者办理何种业务,当得知记者要办理定期存款后,这位工作人员立即劝记者:“你办理定期存款还不如办理财呢。”于是他开始大讲特讲该“理财”产品的好处,比如每年都会有4%的收益,除此之外还会有分红。“你买基金还担心会亏呢。买这个理财,不但保本,每年收益还有4%,比定期存款高,再加上分红,收益很高,特别适合给小孩或是老人买。而且一次存个三五千都可以。”在介绍过程中,他只字未提保险。当记者看到宣传单页表示疑虑这是保险时,他立马称这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推出的一款银保理财,那些保障功能是送给客户的。
在有些银行网点,一些穿着制服的人甚至帮着叫号、引导客户去哪个柜台业务,对于顾客来说,如果不刻意去问个究竟,恐怕还真难区分这些人是不是银行员工。在一些银行网点,除了有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之外,还有证券公司的员工。那么对于普通客户来说,如果才能区分银行理财产品和银保产品呢?业内人士给支了几招。
产品期限不同。一般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比较短,少则几天多则一两年,而银保产品的期限较长,少则三年,多则几十年。而且银行理财产品起点较高,一般为五万元,银保产品起点较低,几千或一两万元即可购买。投资者一旦遇到期限较长、起点低于五万元,一般可以认定是保险产品;缴费期限不同。所有银行理财产品都是一次交清;而银保产品有的需要趸交(一次性交清),有的则需分期缴费;收益构成不同。银保产品一般分为固定收益加上分红收益,凡是提到分红类的理财产品,多是银保类产品。如果销售人员提及购买理财产品还附赠“保险”之类的话,则该产品必是保险产品;销售人员不同。市民在购买产品时应首先询问清楚。银行的理财经理佩戴有银行上岗证或工作牌,而保险人员则是佩戴印有其保险公司的胸牌;犹豫期不同。银保产品一般都会有十天的犹豫期,从收到保单正式文本签字起10天内称“犹豫期”,如果想退保,在“犹豫期”内,投保人可以无条件申请解除合同,并取回已缴纳的全额保费。因此,投保人一定要认真阅读投保提示,问清“犹豫期”的具体规定;产品性质不同。银保产品的销售合同上,出现的都是保险公司的名称。所盖的公章也是保险公司。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一定要注意看清合同属性和条款。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