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客服热线: 400-081-0388

防范保险欺诈 教您几招

庞志林维
1.6K
前言:据悉,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保险欺诈事件发生率有所增加,令人防不胜防,保险行业的信誉成为大问题。保险诈骗分子往往利用保险消费者追逐"短期高回报"的心理进行诱导,当您看到保险产品的收益率较高甚至达到两位数,就要提高警惕了,可在保险公司官方网站上的产品名称及其他信息进行核对,以防上当受骗。从上面的几种方法可知,识破保险欺诈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够留个心眼,注意一下保险业的行业准则之类的,就一定能够预防保险欺诈事情的发生。

据悉,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保险欺诈事件发生率有所增加,令人防不胜防,保险行业的信誉成为大问题。所以对于我们一定要知道几种识破骗术的方法。

  一、严查证件,缺一不可。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6年第3号)《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第二章第六条规定:"从事保险营销活动的人员应当通过中国保监会组织的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取得《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第三章第十九条规定:"《资格证书》持有人应当取得所属保险公司发放的《保险营销员展业证》(以下简称《展业证》),方可从事保险营销活动。"

  因此,客户在决定投保前一定要查看营销员是否有两证且两证都在有效期内。

  二、合理收益,切勿贪心。保险诈骗分子往往利用保险消费者追逐"短期高回报"的心理进行诱导,当您看到保险产品的收益率较高甚至达到两位数,就要提高警惕了,可在保险公司官方网站上的产品名称及其他信息进行核对,以防上当受骗。

  三、缴费转账,杜绝现金。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人身保险收付费相关环节风险管理的通知》( 保监发〔2008〕97号)规定,除保险公司在营业场所内现金收付费、保险公司在营业场所外通过保险公司员工、保险营销员收取现金保费、依照保险合同单次金额超过人民币1000元的,保险公司应采取非现金收付费方式。

  四、留心回访,仔细应答。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9年第2号)《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一章第十条规定:"保险公司对新型产品投保人的回访应当在犹豫期内完成。回访应当首先采用电话方式,并制作录音;电话回访不成功的,可以采用信函或者会见等方式,但必须取得投保人签名的回执;通过以上所有方式均不能成功回访的,保险公司应当就回访情况及不能成功回访的原因等有关内容进行详细记录。"简单说,就是客户在收到保险合同后10天内应该接到保险人的回访电话,并认真回答相关提问,这样一来可帮助消费者了解其所买产品的真实信息,如在犹豫期内未接到回访电话或回访内容与营销员所述不符,则所买保险存在问题。

从上面的几种方法可知,识破保险欺诈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够留个心眼,注意一下保险业的行业准则之类的,就一定能够预防保险欺诈事情的发生。

- THE END -
字数:968
来源: 转载
【免责声明】作者在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 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hegui@zhuanxinbaoxian.com。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大力水手
核保友好、有机会享更优费率
80851
完美人生7号
女性特定疾病保障、癌症保障好
80542
达尔文11号
可选疾病额外赔、癌症/心脑血管
79523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78451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妈咪保贝爱常在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045
大黄蜂13号(旗舰版)
少儿特疾多次赔、重疾额外赔付高
67541
守卫者7号
重疾多次赔、可选纯重疾保障
67451
阿基米德
重疾补偿金、大公司品牌
65125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3152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您想咨询什么险种?
重疾险
定期寿险
医疗险
意外险
年金险(终身寿)
帮我定制
免费预约
我同意接受 [个人信息使用授权]。 您提供的个人信息用于我司后续致电进行保险产品介绍及投保协助,我们不会泄露给任何第三方或其他用途。

相关文章

买保险教您几招
2020-06-25
150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