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8
1223
理赔争议背后是“霸王条款”?随着外资保险涉足交强险,车险业务全面进入“中外大战”。多元竞争能否带来服务的改善?有专家表示,外资介入带来服务选择的多元化,有助于化解车险市场中的“霸王条款”,如获赔认定不清、服务程序繁琐等。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认为,外资介入对提高保险业的服务态度有促进作用。目前车险市场同质化竞争较严重,中资保险需要改善服务态度,优化保费定价。“如目前较集中的定损纠纷,涉及保险公司、4S店和保户三方利益,容易出现争议。”
据了解,车险理赔异议还表现在费率及获赔额度上,如将旧车作为新车计算保费、限定每年的申请理赔次数。“按责任赔付”“无责任不赔”更屡屡成为拒赔的护身符,北京、江苏、重庆等多地车主均曾因此与保险公司对簿公堂。也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强制险种搭售商业车险的情况不在少数,购买时甚至未被告知可不投保哪些险种。5月2日,记者在多家保险公司的线上业务介绍中看到,有关交强险的业务咨询要求客户填写姓名、电话和车辆购入价格等信息,便于推销商业险种。在上海市武川路的一处维修点,有车主表示,2009年其购车时购买一揽子车险计划后,经常接到有关“车险新业务”的推销电话。上海睿虹企业咨询高级顾问刘佳伟认为,出于习惯,消费者会选择同一保险公司购买车险险种,推销过程中保险业需尽告知义务。纠纷多发的症结在于,车主在报案、取证等环节上稍有疏漏,就可能遭遇拒赔或少赔。“推销容易理赔艰难,让顾客承担了市场风险。”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